爱科学,向未来!中科院海洋所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2-05-21 23:01:1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你想探秘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吗?你见过贝类的眼睛吗?你知道“海洋牛奶”是什么吗?你了解“吃”金属的海老虎吗?你知道海洋真菌也能“吃”塑料吗?你听说过赤潮也怕“吃土”吗?5月21日,中科院海洋所举行第18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及孩子们参与,开启一场“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本届公众科学日主题为“爱科学 向未来——探秘海洋科学世界”。活动采用线上方式举办,有60多万人在线观看直播活动,通过云游场馆、科学实验、科普报告、主题绘画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海洋所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体验海洋科学魅力。

在当天上午的直播中,观众跟随主持人回顾了我国的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亚洲馆藏量最大的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见到了童鱼、红珊瑚、深海小飞象、偕老同穴海绵等珍贵的海洋生物标本,了解了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科学实验探究的方式,了解了海洋环节动物小头虫的生活史,研究了营养、环保“一肩挑”的贝类劳模——牡蛎不同时期的形态及其强大的滤水功能。

当天下午的直播重点聚焦科学探究实验,介绍了能有效降解多种塑料垃圾的海洋真菌,我国自主研发并成功走出国门的绿色环保赤潮应急处置技术——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形态的海洋微藻,探寻了寒冷的极地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南极磷虾,学习了多宝鱼如何借助自身免疫能力对抗细菌感染威胁,了解了我国每年的海洋腐蚀损失,并体验了有效对抗海洋腐蚀的新技术。

晚上的直播中,科研人员介绍了古老的棘皮动物——刺参,探究了刺参吐肠、夏眠、自溶的奥秘。通过讲解,了解到形态各异的贝类竟然有着十分相似的幼虫,并一起探秘了长着“风火轮”的贝类“幼崽”的生活。最吸引大家的莫过于现场进行的舌尖上的美食科普环节了,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学习了科普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5月21日上午,由中科院海洋所联合岛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科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青岛市少年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青岛市中小学生第十三届“我心目中的海洋”主题绘画活动在青岛市少年科学院同时进行,来自青岛市区部分学校100名中小学生代表,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出了心目中的海洋世界,展现了同学们关心海洋、热爱海洋的的蓝色情怀。

在青岛市水族馆和青岛市科技馆,中科院海洋所的周慧、吴宁两位老师,分别以“我们的海洋强国梦”、“探索蓝色药库的奇妙”为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献上了2场精彩的科普报告,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学生观看。海洋所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等成果还参加了在上合示范区举办的青岛市科技周主场开幕式。

公众科学日是由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3个科普场馆、10个科学探究实验、2场特色科普报告、1场主题绘画活动……中科院海洋所本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将“高大上”的科学通过科普活动的形式“接地气”,让社会公众了解海洋科技进展,体验海洋科学魅力,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诠释“让科学走进公众,让公众爱上科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王敏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