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五廉工作法”做活廉政教育“文章”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1-10-27 16:58:4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您对我校当前的政治生态如何评价?您认为我校政治生态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日前,青岛农业大学的干部师生收到了一年一度的学校政治生态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显示,从2018年的94.1%到2020年的98.1%,近年来,该校政治生态师生满意度稳步提升。秘诀何在?用该校纪委干部的话说,鲜活、扎实的廉政教育就是撬动这一指数攀升的重要“支点”。

为有效发挥廉政教育“支点”作用,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把不断提高廉政宣传教育质效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抓手,坚持寓廉于教、融廉于文、倡廉于行、促廉于常,千方百计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岛农业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特别将廉政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通过组织开展“讲座说廉、观影感廉、基地悟廉”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教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廉政教育互促共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校园风尚和日常机制。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把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作为最高目标,把“以廉化人”作为实现“不想腐”的基本路径,抓紧抓实廉政教育的常态化,探索建立了“五廉工作法”,即从思想源头抓起,融深入讲廉、警示促廉、文化养廉、一线访廉、约谈督廉于一体,让廉政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开讲廉政讲座是青岛农大全体纪委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规定动作”。纪检干部“集体备课”制作教育课件,深入基层分领域开展“以案说纪、以案明规”廉政教育。面对面开讲、跟进式说法,让全校党员干部“心里总是亮堂的,时刻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学校纪委还充分整合校外专家、校内部门负责人两方面力量,坚持政策规矩讲解与案例深度分析相结合,针对科研、学工、资产、招标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员,常态化开展精准化、差异化警示教育,让廉政教育成为党员干部的“家常便饭”。同时,坚持“校内开讲”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青岛廉政教育基地,让警示教育有更多切身感。

学校纪委不断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深入挖掘具有校园特色的廉政文化元素,将其有机融入廉政教育内容,立足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正风反腐故事。着眼文化养廉,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打造廉政文化讲堂、举办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制作富含农大元素的党员教育系列片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党员干部、师生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近三年共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书画类、漫画类、艺术设计类、摄影类廉政文化作品1460件,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2项;制作“初心”党员教育系列片15部,教育片《力量》在建党99周年被推荐到国家广电总局平台播出,一天浏览量超过2200万,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青岛农业大学纪委坚持通过“一线访廉”“约谈督廉”,倡廉于行、促廉于常,“点对点”“面对面”打通廉政教育“最后一公里”。学校纪检干部把做好工作“始于足下”,常态化深入基层、习惯性走进师生,走访调研,听取民声,细致了解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廉洁自律情况,探索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第一时间分析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四个第一时间工作方法”。2016年来开展廉政谈话912人次,真正把“抓早防病”“抓小治病”抓出真实效,近五年来,学校无一例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廉政教育贵在喜闻乐见、重在入脑入心、要在常抓不懈,学校将继续把廉政教育工作做实做活,切实打通师生廉洁教育“最后一公里”,着力建设“崇廉尚洁、清风校园”的廉政教育新格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肖传强 刘园园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