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评论员观察|“定性”与“定量”

大众日报记者 邵方超

2021-03-10 17:07:0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纲要草案,未给定具体的年均GDP增速,只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况提出”。这一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在我国五年规划史上尚属首次,意味深长。

以定性为主,蕴含定量,表述的调整,体现的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务实判断,一种从容不迫的底气与自信。进入新发展阶段,立足“两个大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接踵而来,始料未及的“黑天鹅”、伺机而动的“灰犀牛”,都在无形之中为准确研判未来经济形势增加了难度,也对宏观调控的娴熟度、精准度、有效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择不设具体增速的定性表述,就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留足了空间,为谋改革、促转型留足了空间,增强了发展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引导各方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破浪前行,关键还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把跑道铺砌得更坚实一些,把底气蕴蓄得更充足一些。

强调定性,决不是不要增长,不重视增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眼前说,确保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等保持平稳运转,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来支撑;从长远看,在五年甚至十五年这样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区间内,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同样需要经济保持合理增速。这个蕴含的定量,实际上就为经济增长划出了一条底线。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GDP目标设定为6%以上,意义就在于封住下限、不设上限,给经济增长托住底。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清晰地观察,什么样的增长速度,有利于创新生态的构建、新动能占比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产业基础的再造、产业链条的提升,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给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表述方式转变的背后,实质是一种决策逻辑和着力方向的转变。而当务之急,最需要认真考虑的,是能不能尽快转变思路、作出调整,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俗话说,抬头看路,低头拉车。在一个需要精耕细作的新时代,我们既要读懂那些定性表述背后的深层含义,又要统筹抓好那些隐含定量目标的执行与落实。既不能把不设具体目标当成挡箭牌,模糊了发展增速的要求,更不能过分沉湎于统计学的量化数据,而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系统优化,这样的现代化进程势必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筋骨更壮。

(大众日报客户端评论员 邵方超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