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临沭朱村蝶变的党建“密码”

2020-10-12 15:19:2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姚德

朱村位于临沭县曹庄镇南2公里处,因村内河流纵横、溪水汇流、玉带缠绕,呈“九龙戏珠”之格局,村庄由此得名“珠村”,历代村民由于崇尚朱子儒学,后正式更名为朱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该村视察。近年来,朱村党员干部牢记“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深情嘱托,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惠民生、促发展,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由乱到美的乡村振兴“蝶变”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浸润式”党性教育机制。朱村是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朱村战斗发生地和“枪声就是命令”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党支部深度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建立起以钢八连抗日战斗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朱村档案室、临沭县支前人民纪念馆等为一体的红色阵地,每年“七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这里牢记入党初心,重温入党誓词,对全村新推选的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的党员、新入伍的士兵和新考取的大学生“四新”人员也在这里接受教育,传承红色基因。2014年,朱村党支部还与钢八连签订了“共建协议”,每年钢八连都定期组织战士到朱村追寻根脉,接受党性教育,并同朱村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共同传承红色精神,实现了军队与农村的党建共建。春节第一碗饺子敬先烈、讲“枪声就是命令”的战斗故事、用好“身边榜样”的力量,就这样先辈传后辈、干部帮党员、党员带群众、先进影响后进,形成“1+1+N”的放大效应。“老支前”王克昌、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义务代办员钟云、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大学生村官王洋……朱村正是有了这些身边楷模的示范带动,党员在无形中向榜样看齐,使党员时刻浸润其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党性。

建强战斗堡垒,打造“枫桥式”村级治理体系。朱村过去和大多数村庄一样,是一个名不转经转的普通村落,全村共有900余户2860余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建立起“横向成网、纵向成线”的网格化村级治理体系,将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将群众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横向以巷道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45个网格,从村“两委”干部、老干部、老党员、老乡贤“三老”人员中精选出50名网格长、基础网格员,实行村干部包街、其他人包户,覆盖全体村民,编制9大项32小项重点问题事项清单,每季度根据群众诉求化解率、满意度等情况通报各网格成绩,考核成绩与村干部绩效奖励、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挂钩;纵向成立了美丽乡村、增收致富、治安稳定、移风易俗、扶危济困以及三务监督等“6条工作线”,每条线由一名村“两委”干部牵头负责,若干年轻党员、乡土人才组成,并建立重点工作线每周例会调度制度,使人人身上有担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改变了过去“主职干部忙断腿,其他党员干部靠边站”的问题。

强化为民服务,打造“保姆式”便民服务阵地。在市、县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朱村先后建成文化广场、园区气象站及农产品交易站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投资近200万元建成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明确60余项村级代办事项,推行20项政务服务下沉,由村干部和党员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一条龙”“代办式”“点题式”服务,由过去“群众找”变为“干部跑”。同时,在全县率先建立党支部领办服务队,以村“两委”干部、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等为主,积极吸纳党员干部家属、热心群众加入,成立了一支拥有6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制定出台《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章程》《志愿者权利义务须知》等规章制度,要求志愿者每月至少入户2次,强化作用发挥。结合困难群众生活需要和征集到的群众“微心愿”,由队员进行主动认领,重点围绕建国前老党员和高龄“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子女、无人照料)、重度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困群体,提供“私人订制”式服务,通过开展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作业辅导、亲情陪护、代办购物等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壮大集体经济,打造“乘方式”增收致富集群。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挥党支部领办现代农业示范园、电商服务、柳编加工等项目,不断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红色引领“N次方”效应。目前,已建成葡萄科技示范园和有机蔬菜种植园500亩、晚秋黄梨种植园3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100亩、寿桃种植园20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300余万元。2017年,村集体建立一座蔬菜水果保鲜库,将暂时无法销售的农产品贮存起来,延长产业链条。投资15万元建立朱村电商服务中心,创建了“朱村味道”电商品牌,重点推广销售桑叶、茶、葡萄、蜂蜜、咸鸭蛋、手工面条、西芹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形成产储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党支部还利用农业园区内的闲置房屋,积极招商引资建立产业扶贫示范点,与企业联合打造柳编加工车间、毛绒玩具加工车间和服装加工车间,优先吸收村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老人务工,累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每人每年增收约1.8万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朱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集体年收入从2013年前的不足10万元增长到现在年均50万元以上,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如今,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朱村正在规划建设朱雀大道步行街、柳编生态商贸街、红色文博园等9大功能板块近70个子项目,助力朱村发展腾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委组织部)

相关链接:

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时政栏目“干部学习会”,首期邀您共话党建领航>>

责任编辑: 吴永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