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悦读|大众日报海外版:国际日报256期
大众日报记者 单体敏
2023-01-30 17:17: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 实现“走在前、开新局”
—— 访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新华社济南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迈上新征程勇当排头兵。经济大省山东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勇挑大梁,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为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多作贡献?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
问:聚焦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有哪些总体谋划和思路安排?
答:新一年,山东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
一是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回暖,加快恢复批零住餐、文旅等接触性消费。
二是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抓好既拉动当前、又支撑长远的重大项目,推动实施2000个左右省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为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三是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开展跨境电商跃升三年行动,全面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提级扩能,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山东将如何继续发挥科创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答:我们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谋划实施了科技研发、人才引育、数字变革、要素保障、推进落实等“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今年将继续抓好落实。尤其在科技研发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力提效、务求突破。
一是聚力搭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左右,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10家左右。积极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万家。
二是聚力突破创新技术,实施技术攻关工程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三是聚力引育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化领军人才“筑峰计划”,建立顶尖人才“直通车”机制,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战略人才力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
四是聚力完善创新政策,夯实创新制度支撑。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支持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大中小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环境共享共用。
塑造“十强产业”竞争新优势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将如何进行落实?
答:山东工业门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但仍有不少短板。我们将持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固本强基”。对传统产业,以技改转型为方向,推动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优势产业,以巩固提升为方向,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动力装备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对新兴产业,以强力突破为方向,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以超前布局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示范集群。
二是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延伸融合,培育沿黄大豆、半岛渔业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计划,新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国家智慧港口建设试点,补齐航空物流短板,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四是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增效”。深入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一业一策”制定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
营造民企发展好环境
问: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山东将有哪些举措?
答:受疫情冲击影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亟待提振发展信心。山东将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预期。
一是着眼提振企业信心,以更大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民营经济法规政策体系。围绕市场主体需求,集成制定、动态出台政策清单,更好发挥降本减负、助企纾困的积极作用。
二是着眼激发市场活力,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最优最好,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行动。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承诺,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三是着眼壮大企业主体,以更大力度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出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实施意见,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0家、“小灯塔”企业100家以上。
四是着眼营造良好环境,以更大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尊重和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王念 陈灏)
山东2023年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5%以上
本报济南讯 近日,提交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关于山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显示,2022年,山东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较好完成。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万亿元,同比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报告提出,建议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外贸外资促稳提质。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7%左右。“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40%左右。粮食产能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煤炭、原油产量分别稳定在8600万吨、2100万吨以上,天然气供应量达到230亿立方米。政府综合债务率和银行贷款不良率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报告提出,2023年,要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引领、靶向突破攻坚,推动先行区建设全面起势。聚焦稳住经济基本盘,深挖需求潜力、畅通经济循环,巩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共同富裕有效实现路径。聚焦守好一排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赵君)
欢乐迎春
近日,市民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一处年货市场选购春节饰品。
新春将至,大江南北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
(新华社发 孙文潭 摄)
过年就买山东货 过年就在山东玩
“黄河大集”打造黄河文旅消费新品牌
本报济南讯 “过年就买山东货 过年就在山东玩”。1月14日,北方地区“小年”这一天,上午10点30分,“黄河大集”春节季启动仪式暨2023山东春晚新闻发布会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举行。由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共同打造的“黄河大集”春节季正式启动。
“黄河大集”春节季与2023年山东春晚、山东网上年货节等有机融合,将推出2023“好客山东贺年会”云端购物节、来古城过大年、冬春文化惠民季、温泉嘉年华、非遗年货购物节等1000余项活动,并建立“电商带货+广播带货+电视购物”融合联动平台,邀请广大游客来山东过大年,在山东赶大集、尝鲁味、逛古城、品非遗、看展演、赏花灯、趣滑雪、泡温泉。
“东阿阿胶、鲁花花生油……”活动现场发布了“黄河大集”的年货榜单。下午3点,2023“好客山东贺年会”暨黄河年货大集在济南融创茂启动,展示并推介春节期间具有山东特色的好品、好景、好去处。
在融创茂的年货展销区,山东省老字号产品、山东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方名优小吃一应俱全,优质粮油产品应有尽有,呈现出供销两旺的态势。除了舌尖上的年货,休闲时尚用品也成为年货购物车里的必需品。“我们前几天才上新的围炉煮茶套装,从炉具茶具再到茶包全部配齐,已经在线下销售了2000多套。”山东手造叮咚茶社负责人巩茜说,套装里的红泥小火炉是用黄河泥定制的原生态手造,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14日下午,在济南泉城路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手造新元年,重拾老年味儿”兔年新春系列活动精彩启幕。据了解,此次活动将在1月14日—2月5日期间推出近百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16市匠人和民俗艺人精心准备的面塑、剪纸、特产、彩灯等展示项目汇聚,将传统手艺惊艳复活,将国潮审美融入生活;青年市集、花灯大集、复古派对、亲子剧场轮番献映,传统与新潮碰撞融合,生出别样趣味;舞狮、胶东秧歌、踩高跷等传统“绝活”喜闹新春,载歌载舞,将成为济南新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连日来,山东各地各部门也以“黄河大集”为载体,结合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组织实施各类惠民利民项目,营造出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味。
这项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线上线下相结合,“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相融合的系统工程——“黄河大集”火了。从元旦到小年的短短半月的时间,“黄河大集”形成了现象级传播:云逛黄河大集、过年就买山东货、2023黄河大集等话题,全网阅读量达8.5亿。
在专家看来,“黄河大集”正成为提振消费信心、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桑哲认为,山东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把传统乡村大集与直播带货、惠民演出、文化体验等相结合,把传承文化和发展经济进行创新结合。这样的“黄河大集”活动,很好地体现山东的创新精神,将会打造出一个闪亮的山东新品牌。
(刘 英 常青 唐晓宁 范薇)
山东发现距今1.32万年人类遗址
本报济南讯 近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工作人员在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了一处距今大约1.32万年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址。“年代框架明确,所处节点关键,正处于晚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气候频繁波动时期,为建立鲁北地区这一时期的地层编年体系及当时古环境的复原提供重要依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高明奎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一遗址北距齐国故城遗址约5千米,东北距后李遗址约4.2千米,南距淄河约1.2千米。属泰沂山系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遗址核心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平面近圆形,遗址两侧有水流活动冲刷形成的浅沟。
“此次发掘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大量的旧新过渡阶段遗存。总计出土遗物1000余件,火塘3处。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益超说,“出土的陶片质地均匀、器型规整,胎土掺杂着植物茎秆,属于典型的夹炭陶工艺,说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对成熟,这也是迄今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
高明奎认为,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万年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一段空白,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
(张依盟)
齐鲁二号、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本报济南讯 1月15日11时14分,齐鲁二号、三号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2021年4月27日发射的齐鲁一号卫星在太空“握手”,这标志着山东省初步建成自主可控的遥感卫星基础设施。齐鲁卫星星座在国内首创“天基互联+遥感小卫星”模式,也是中国第一个基于激光通信互联的遥感小卫星星座。
(赵国陆)
山东泰山夺冠 足协杯第八冠
新华社苏州电 三连冠!第八冠!山东泰山队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在足协杯赛事上的绝对统治力。1月15日,在2022中国足协杯决赛中,山东泰山队2:1逆转绝杀浙江队夺得冠军。这是泰山队队史第八个足协杯冠军,也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夺此桂冠。
( 赵建通 许仕豪 王恒志 )
责任编辑: 单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