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悦读|大众日报海外版:中日新报75期
大众日报记者 单体敏
2023-03-16 18:09:2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农林牧渔业年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中国首位
山东:农业大省加快迈向农业强省
本报济南讯 近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0元,同比增长6.3%,增速连续多年“跑赢”城镇居民。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介绍,2022年,山东粮食播种面积12558.3万亩,总产1108.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强化“菜篮子”产品供给,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32%,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
“畜禽良种是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关键。”省畜牧局畜禽种业管理处处长李流航介绍,目前,山东省已初步构建起保种场、基因库、保护区“三位一体”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全省35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全部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强化产学研协同,先后育成畜禽新品种(新品系)18个,畜禽种业年产值超过400亿元,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4%。
着力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山东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22年全省新增水产新品种11个,总数达到75个,占全国的28%。同时,加快推进近海渔业转型升级,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7处,居全国首位。积极向深远海进军,全省现已投入运营普通重力式网箱1600个、大型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25台套,养殖水体达到200万立方米,年可提供4万吨优质海水鱼。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介绍,202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预计突破880万吨,确保了水产品市场稳定供应。
通过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山东已累计创建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2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43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4265个,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542.5亿元,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6亿人次。
产业振兴的同时,山东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日益完善。通过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截至2022年末,山东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1.6万户、农民合作社24.3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过万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991家、省级示范场118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58家。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3万家,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突破2.4亿亩次,营业收入超过220亿元。
林国华表示,下一步,山东将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以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强省为契机,着力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推进农业开放发展五个方面,加快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方垒)
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交付
本报青岛讯 近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在青岛举行最后两个核心模块交付活动,标志着由该公司承建的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液化天然气工厂35个模块全部交付。
据悉,加拿大LNG项目是由壳牌等世界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一座世界级LNG工程。项目一期35个模块中,最大模块重量达8200多吨。模块上集成了管廊、电站、现场辅助室、电仪工作间等设施。19个核心工艺模块由超过77万个结构件组成,总重约17.9万吨,电缆总长1270公里。项目在全球首创核心工艺模块和管廊一体化建造模式,大幅提高模块建造集成度,最大限度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该项目主要材料整体国产化率达到65%以上,60余家中国厂商跟随海油工程“走出去”。
(白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亮相中国两会“代表通道”
“让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北京电 “我是一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长期生活工作在山东曲阜。这些年,我在这里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开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代表亮相通道,跟大家分享了身边的文化“两创”故事。
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到孔子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再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职位虽然有所变动,但杨朝明一直未曾离开曲阜,也一直专注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工作。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发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这驱使着杨朝明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儒学研究,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在曲阜尼山连续举办了8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每届论坛都有一大批中外学者、外国使节、国际友人来这里进行文化交流互鉴,一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杨朝明在“代表通道”上说。多年来,杨朝明出版了30多部著作和数百篇论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为社会各界讲授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过千场,孔子儒学“文明渊源”“文化母体”和“文献载体”的研究,成为他显著的学术特色与优势。
他讲述了在尼山论坛上,与一位欧洲学者交流的故事。在谈到儒家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时,这位学者非常赞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认为这对整个人类都是共通的。
“最近,我们出版了《论语》的外文版,我特意准备了一本,下次见到他,一定送给他。”杨朝明说。《论语》外文版、《中国字 中国人》《儒典》……这些山东传统文化研究阐释的重大成果在全国两会上亮相,给代表委员留下深刻印象。
曲阜市鲁源新村紧邻孔子出生地尼山,村内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集书籍、文创、展览、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会客厅”吸引了很多游客,儒学文化研学游成为“网红”。鲁源新村的发展变化是齐鲁大地文化“两创”的一个微小缩影,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今影响力的一个突出表现。
走出国门,杨朝明也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一次,他受邀到国外讲学,外方原计划只给半小时时间。但随着讲解的进行,在场听众的兴趣越来越大,最终这场讲学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这种情况,在中国学者的对外交往交流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在杨朝明看来,这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说明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代表通道上,杨朝明说得自豪、有底气。
“我要通过研究工作,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已是耳顺之年的杨朝明,在聚光灯下自豪发声。这既是作为一名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者的担当,也是广大齐鲁儿女共同的心声。
(赵琳)
山东的这两个“好”,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两会期间,住鲁代表委员倾情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再次刷屏,圈粉无数。
在人民日报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海报中,济南大明湖超然楼,以网红姿态尽展齐鲁雄厚文化底蕴;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以宏伟造型彰显雄厚科技实力;东营黄河入海口,以蓝黄交汇展现山东壮丽自然景观。黄河入海口画面中,黄色与蓝色交融,陆海唇齿相依,正如“好客山东“与“好品山东”的珠联璧合。
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好客,是情感、是氛围;好品是物产、是实力。一句话,两个“好”,把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硬实力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去年9月,“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进京首秀,网络关注度高。这次全国两会,山东又精选了陶瓷、鲁班锁等14个品类的山东好品带到了代表团住地展览,再次圈粉。“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频频出圈,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支撑传播新高度的,正是“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不断塑强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山东共接待游客39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3亿元。山东“趁热打铁”,宣布全省132家国有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至3月底,启动“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更多人奔赴一场美景约会再添“一把火”。
当游客们近距离感受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劲,争当“好客山东”代言人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榜单中,“好客山东”能连续24次位居全国首位。
如果说“好客山东”是讲邀请朋友来玩,那么“好品山东”就是告诉你什么东西拿得出手。
来山东,你可以尝到最正宗的烟台苹果、沾化冬枣、乳山牡蛎等优质农产品,还可以品鉴最传统的东阿阿胶、周村烧饼、德州扒鸡等山东老字号。
这些接地气的产品,只是冰山一角。打开首批“好品山东”的名单,14类223家品牌的几百个产品,涵盖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优质农产品的背后,是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的坚守与创新;先进制造业的背后,是山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前列的豪气。
比如,电影《流浪地球2》中频频出现的“群演”——协作机器人,就是由淄博一家企业制造的;再比如,你所在的公司,可能已经用上了浪潮的服务器;为你运输快递的重卡,搭载的可能是潍柴动力的柴油机;你乘坐的“复兴号”列车,很可能是在中车四方下线的……
回过头看,不管是“好客山东”的人文品质,还是“好品山东”的智慧内涵,二者如一体之两翼,本质上是相融相通的。一个“好”字,两种读音,追求的是同样的精神需要和品质标准。
当“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这张名片越擦越亮,就越能彰显山东向上向善的力量,越能让人更好地认识山东、感知山东、爱上山东。
(杨润勤 张兆友)
第25届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在日本大阪开幕
本报济南讯 近日,第25届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暨山东文化贸易展在日本大阪MYDOME展馆隆重开幕。日中经济贸易中心、近畿经济产业局、和歌山县、大阪府、大阪商工会议所、大阪产业局、大阪产业振兴机构以及日本关西企业界人士、山东经贸代表团代表等100余人出席开幕式。
本届展会共组织全省16个市153家企业参展,展位200个,集中展示了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文化产品等山东优势特色产品,展览面积4843平方米,参展人员290余人。
据介绍,作为山东省首个在境外自主举办的展会,自1994年首次在大阪举办以来,展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日本最具专业性、历史最长的中国自办展,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领域在日本自办展中客户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展会。
(孙源泽)
第三届儒商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举办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儒商大会秘书处获悉,第三届儒商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济南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相聚齐鲁大地 共话高质量发展”。儒商大会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而举办的重要机制性活动。前两届儒商大会分别于2018年、2020年召开。
第三届儒商大会将广泛邀请海内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商协会负责人、侨界代表等约1000名嘉宾线下参会。举办包含开幕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会见重要嘉宾,晚餐交流会和6场平行论坛在内的9场主体活动,以及“家乡的味道——鲁菜走进儒商大会”配套活动,16市将分别举办推介对接活动及返乡考察活动。
(杨烨莹 孙源泽)
临沂环保方案畅销“一带一路”
本报临沂讯 近日,在临沂市政府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郑培清介绍了该公司污水处理技术体系。目前,这套污水处理方案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功进入阿联酋、沙特、南非、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环保市场。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每日污水处理总量达到12万立方米。
金锣集团是一家老牌屠宰企业。为了消化集团内的屠宰污水,金锣集团经过二十余年的科研攻关和创新实践,目前手握污水处理领域的14项发明专利,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创新技术和系列产品。近期,金锣集团的“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被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纪伟)
淄博发现一处龙山时期遗址
本报淄博讯 近日,在淄博市人民路一处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处史前遗址。根据现场出土的陶器等,考古人员确认该处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期基层聚落遗址。目前,对遗址的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淄博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于2月14日正式进场开始进行清表工作,2月20日开始发掘。
通过勘探,该处遗址南北长约144米,东西宽约134米,分布面积为2万平方米左右,由于位于张店区房镇镇原高南村,所以被命名为高南遗址。
“通过目前的发掘,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龙山时期的面积比较小的基层聚落。此前基层聚落的发掘比较少,此次发掘,对于探索了解龙山时期基层聚落的基本结构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我们会通过权威渠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房书玉说。
(马景阳 王莉莉 高钊)
“文艺点亮泉城”
近日,在新晋网红景点——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超然楼广场前,“文艺点亮泉城”超然楼二十四节气快闪惊蛰首场活动启幕(见上图)。该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融合超然楼燃灯贯穿全年举办,利用艺术快闪的表现形式,通过开展歌曲、曲艺、合唱、诵读、舞蹈、书法、器乐展演等全门类艺术形式展现超然楼节气风貌,为市民游客奉献丰盛的文化大餐。活动将探索打造济南“文艺+文化+文旅”品牌IP,引爆线上线下“双流量”,挖掘传播特色文化和城市名片,扎实推进文化“两创”,为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打造网红级城市贡献更多更强的文艺力量。
(王健 刘宏滨)
责任编辑: 单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