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悦读|大众日报海外版:国际日报265期 前三季度山东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

大众日报记者 单体敏

2023-10-31 15:44: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前三季度山东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

GDP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68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649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2亿元,增长6.0%。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巩固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徐闻介绍。

透过这一成绩单可以看到,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这一数字含金量颇高。”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分项去看,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均保持了较好增长,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介绍,全省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有80种产量同比增长;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5.5%,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我们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定经济运行、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主抓手,突出重大项目支撑作用。”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胡薄表示。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支持商贸流通行业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省市共明确支持资金8.9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发放消费券8.7亿元,拉动消费160.8亿元。

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均增长2.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2.7个、1.9个和3.7个百分点。多元化国际市场着力开拓,“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0.6%,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

“总体看,山东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平稳,为稳定全国经济运行大盘作出了贡献。”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念明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山东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进,注重投资消费一体联动,注重进口出口统筹协同,注重各类政策精准发力。”

既要关注“量”也要重其“质”

观当前山东经济,既要看“形”,更要观“势”;既要关注“量”,也要重其“质”。

在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汉臻看来,经济发展“质量优”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通过持续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山东传统动能不断夯实塑强,新兴动能不断集聚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9.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0.6个和2.2个百分点。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0%,比上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5%,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山东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抓开工、抓运营、抓好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未来谋划,不断强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同时,投资领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高端制造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业相关等方面投入增速较快,带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刘德军表示。

在一系列致力于恢复经营主体信心的切实举措之下,全省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三季度,企业综合运营指数为54.3%,比二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月度运营指数逐月上行。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9月末达到1451.7万户,同比增长4.7%。

民生保障力度也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9%,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产业升级态势明显。调整优化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布局,完善轮胎、铸造项目管理政策,“一企一策”推动“两高”企业能效改造提升。已培育壮大32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万家,增长34.2%。新增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居全国第一。

能源转型步伐提速。全省能源结构偏煤状况加快改善,煤电装机占比、发电量占比持续下降。同时,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强力推进,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77.4万千瓦,约占全国增量的1/10。

改革活力持续迸发。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组织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十个新突破行动、交易宗数增长24.6%。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纵深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230个,完成投资91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3.3%。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前三季度全省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同比改善6.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

对于下一步发展,张念明建议,应继续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更加注重产业项目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注重破除各类要素约束,促进产业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投产达效;更加注重发挥工业引领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强化产业链条的延链、强链、拓链、补链。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消费和投资的双向拉动作用,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改善和市场主体的培育。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下一步我们将扭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推动先行区建设提质增效、全面起势。”胡薄表示。

(张文婷 赵小菊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机采作业忙

近日,棉农驾驶机械在无棣县西小王镇国家级棉花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内进行采棉作业(无人机照片)。

当日,山东省无棣县西小王镇国家级棉花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内一片棉花机采繁忙景象。无棣县地处黄河三角洲棉区中心,可利用盐碱耕地资源丰富,植棉历史悠久,常年植棉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近年来,该县引进专业科研团队,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棉企业,推动以全程机械化为支撑的黄河三角洲棉区棉花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 □ 朱峥 摄)

鼓励符合条件外国投资者在鲁设立地区总部

本报济南讯  省政府日前印发《山东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6方面23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根据《若干措施》,山东省将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支持跨国公司和国际科技组织在山东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外资研发机构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拓展吸引外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在山东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支持各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区域均衡发展,创新“飞地”“飞企”模式,承接产业项目梯度转移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外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建立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利用外资力度。

在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方面,山东省将强化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化活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

在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方面,山东省将通过畅通侵权举报受理渠道等手段,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通过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等手段,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在制定各类涉外经贸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政策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依法听取外商投资企业意见,规范涉外经贸政策法规制定。

山东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扎实推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统筹优化涉外商投资企业执法检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保障。

山东还将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健全引资工作机制,便利境外投资促进工作,拓展外商投资促进渠道,持续改进利用外资评价办法,切实做到真招商、招真商,防止外商投资促进“注水”造假和恶性竞争行为。

(孙源泽)

“种菜山东”怎成了第一特色?

上半年,“山河四省”火爆网络。山西、河北、河南被网友笑称挖煤山西、炼钢河北、种粮河南。在四省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山东,却被总结为“种菜山东”。可见,在拥有很多全国产量第一的山东,蔬菜生产被外省人视为最大的特色,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

在种菜这方面,山东的确无一短板:论产量,山东常年盘踞中国蔬菜产量第一大省,一个省的蔬菜生产量,可以超过整个美国。在中国,每十斤蔬菜中至少有一斤产自山东;论品质,章丘大葱、安丘大姜、胶东大白菜、金乡大蒜、莱芜生姜、邹城蘑菇……都是响当当的地理标志品牌;论影响力,当之无愧的“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荷兰的兰辛格兰、西班牙的阿尔梅利亚并称“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凭借区位与技术优势后来者居上的“中国蔬菜第一县”聊城莘县有40万人从事蔬菜产业,每天的蔬菜外运量更是多达2.5万吨。

山东蔬菜的长板,来源于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禀赋,其全面性是其他任何一地都难以企及的。

先看先天资源,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菜篮子,这一区域作为交通要害之地,大都处于暖温带,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几乎能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一切资源。从区域构成来看,其涵盖了江苏省北部、安徽省的中北部、河南省的中东部、河北省除西北部之外的区域、辽宁省除东北部的区域。而山东省是唯一一个全域都在其内的省份。这本身就决定了山东种菜的巨大潜力。

遍看全国,山东是地貌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山河湖海丘陵平原无一不有。占全省面积六成以上的广袤的黄河入海口平原,成就了全国第一的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质也得到了最起码的保证。这样,各种蔬菜都不愁在山东找到落脚之处,在开拓市场时就因为供给的差异性而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说到市场,就不能不提山东独特的位置,山东位于华北华东沿海地区的中间,在这一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占据着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让蔬菜得到最大程度的辐射,有力地证明了“需求决定生产”的经济规律。最典型的事例:在山东,“北寿光,南兰陵”,它们分别将菜供给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北京蔬菜市场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蔬菜来自寿光,兰陵蔬菜则占上海蔬菜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兰陵的茄子、黄瓜、辣椒等都是在上海人饭桌上经常出现的蔬菜,甚至民间还流传着“一天不见鲁Q(临沂车牌),吃菜就犯愁”的说法。早在三十多年前,寿光就建设了蔬菜交易市场,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仅短短五六小时,蔬菜交易量就能达到2万余吨,这些蔬菜随着发达的物流体系销往全国多个大中城市。

对外,山东地理位置同样占尽优势,一水之隔的日韩是世界重要的蔬菜消费国,而山东正好承接了这种需求。一直以来,韩国进口的泡菜九成来自中国,山东的泡菜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仅山东青岛平度市的一个仁兆镇,就承包了韩国近80%的泡菜进口量。2021年,韩国进口的泡菜几乎全来自中国,中国论斤买的平价大白菜,却在韩国卖出了62元一棵的高价。

当然,这些自然禀赋是种菜大省的先发优势。但成就山东中国菜篮子地位的,绝不仅仅在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的蔬菜产量只能勉强自给自足,很少进入全国市场,更别提出口海外了。成为全国菜篮子,也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现在的种菜,已经不是先天条件决胜负,而是科技与产业化的较量,让优势在后天蓄力爆发。20世纪80年代末,寿光人最先将冬暖式蔬菜大棚引进山东试验推广,不光改变了北方冬季餐桌上只有白菜萝卜的历史,也让山东人领天下之先,开启了蔬菜的科技之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省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都不断提升,此时,山东地处沿海、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凸显,进一步让蔬菜得到最大程度的辐射,成就了种菜大省的美名。如今在寿光,种地都用上了“黑科技”,当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将“经验种菜”跨越到“数据种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莘县不仅有蔬菜种植规模优势,还打造了集交易、仓储、配送、电商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农产品集散中心,远近闻名。

这样看,种菜大省的地位源于优越的自然禀赋,同样也得益于山东人不断进取、敢于抢占先机的后天作为。

(李梦馨 朱子钰)

山东新能源和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均居中国第一

本报济南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3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8414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333万千瓦,二者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山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推进。

山东海陆风光资源富足,新能源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山东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五,山东电网成为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

今年1—9月份,山东新型储能电站最大充电功率193.4万千瓦,累计充电量5亿千瓦时,为新能源消纳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山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1到2035年,能源电力碳排放达峰,非化石能源逐步占据装机和电量主体地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第二阶段是2036到2060年,能源电力碳排放较快下降,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新型电力系统逐渐成熟。                  

( 杨烨莹)

今年中国第1000亿件快件从青岛发出

本报济南讯  记者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根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发布的数据,今年国内第1000亿件快件近日从京东亚洲一号青岛物流园发出,是青岛一位消费者当日早晨网购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前置于京东青岛亚洲一号仓内,消费者当天即可实现签收。

省邮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全省邮政快递业务收入549.6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发出快件量达50.06亿件,同比增长17.1%。

(孙源泽)

大天鹅飞抵荣成越冬

近日,在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大天鹅在天鹅湖游弋、觅食(上图)。随着气温渐低,荣成即将迎来大天鹅的规模性迁徙。

据统计,每年在荣成越冬的大天鹅有1万多只,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 陶相银 李信君)

责任编辑: 单体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