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悦读|大众日报海外版 :中日新报56期

大众日报记者 单体敏

2021-08-03 17:11: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开幕

张工刘家义出席并致辞

本报青岛讯  7月28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共同举办的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工在致辞时说,习近平主席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活力和秩序、统筹支持和规范、统筹国内和国际上,充分发挥标准的规制作用、引领作用、倒逼作用、联通作用,以标准规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标准引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标准倒逼支撑安全与发展,以标准联通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我们用标准推动企业做优做强,用标准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用标准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机能,用标准优化公共服务水平,用标准服务保障抗疫大局。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共架联通之桥、合作之桥、友谊之桥,共商标准技术合作,助推产业创新发展,共建国际标准体系,支撑全球绿色发展,共享标准实践成果,共创健康安全未来,共聚标准合作共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刘家义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需要标准化引领。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深化国际标准化合作,开拓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标准化发展新局面。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标准化;聚焦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城乡融合标准化;聚焦经济绿色转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标准化;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聚焦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我们将不断健全政策体系,优化法治环境,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宣传推广,大力推动标准化与可持续化,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标准引领提升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山东贡献。

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爱德华•恩乔罗格,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局长李在摄,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及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埃琳娜•圣地亚哥,德国国家标准化机构主席克里斯托夫•温特哈特视频致辞。

开幕式还举行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本次大会以“标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包括1个主题论坛和“标准化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与工业互联网和低碳转型”等4个专题分会,以及系列标准化活动,旨在打造高能级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国际标准交流互鉴,探讨国际标准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开幕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李子路 刘兵)

共建标准交流平台 共享标准实践成果

7月28日上午,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从2017年的“标准让城市更加智慧”,到2019年的“国际标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再到2021年的“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综观每一届大会的主题,无不深刻体现出标准的“与时俱进”,无不深刻反映出业界的重大关切。

“本次大会的主题与2021年世界标准日主题相契合,紧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有利于把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持续打造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高端对话平台。”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表示。

本次大会参会嘉宾约300人,其中外籍嘉宾30余人,汇聚了全球标准化领域的高级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等在大会期间分享了国际标准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大会规格更高,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意在打造更高能级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探讨国际标准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际标准资源交流,带动技术、市场、人才、项目等要素资源合作。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我们要通过标准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案,勇敢应对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这些共同目标的核心是人们对更美好、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世界的渴望。”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说,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是进一步建立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间关联的重要一步。

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国际标准是以多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和催化剂。”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爱德华•恩乔罗格呼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要加快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作出协同努力。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使命,标准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探索标准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中国在积极融入国际标准体系的同时,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标准体系,发挥我国强大的市场和经济体量优势、制度优势,坚持开放包容,培育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化组织,让中国标准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表示。

山东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13项、国家标准7977项、行业标准11494项;率先探索建设蔬菜、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5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2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培训基地建设等,持续擦亮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名片”……

共建国际标准交流新平台,共创国际标准合作新模式,共享国家标准互鉴新机遇,共赢国际标准引领发展新成果。未来,山东将不断健全政策体系,优化法治环境,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宣传推广,大力推动标准化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标准引领提升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刘兵 赵洪杰 肖芳)

上半年生产总值为38906.35亿元,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1%

山东经济运行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本报济南讯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山东生产总值为38906.35亿元,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1%。“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于成河表示。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653.44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076.3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1176.60亿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6.8%。

于成河表示:“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等指标,无论是同比增长,还是两年平均增长,除个别指标外,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全省经济延续了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

夏粮总产再创新高,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818.6亿元,同比增长9.2%。夏粮实现丰产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生猪产能恢复较快,上半年生猪出栏2373.2万头,同比增长30.8%。

工业生产稳固向好,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7%,两年平均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服务业稳定向好,高端服务业蓬勃兴起。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61.8亿元,同比增长35.4%,两年平均增长13.2%。从行业看,32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6.9%;26个行业两年平均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3%。以互联网软件、租赁商务、科技服务业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增势强劲。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1.8亿元,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6.1%。升级类商品旺销,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3.1%、55.3%和45.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7.9%、26.1%和16.8%。全省网上零售额2564.7亿元,同比增长24.6%。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恢复,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6.3%。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23.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0%。

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3398.6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出口7581.5亿元,同比增长43.8%;进口5817.1亿元,同比增长40.0%;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764.4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出厂者价格仍处高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9万人,同比增长23.4%。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4元,同比名义增长11.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4%。          

(赵小菊)

山东将首次针对RCEP国家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

抢抓机遇深化同日韩等RCEP国家合作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精神,山东省将举办“日本、韩国及RCEP区域进口博览会”,以深化山东与日本、韩国合作,进一步抢抓RCEP重大机遇。

据了解,首届日本(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由济南市人民政府、省商务厅联合举办,将于8月13日至16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展示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展位600个,将组织300家以上日本企业参展;首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由威海市人民政府、省商务厅联合举办,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威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展示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展位800个,将组织400家韩国企业参展;首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由临沂市人民政府、省商务厅、省外办联合举办,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展示面积2.5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200个。

“这是我省首次针对RCEP国家举办的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洪平介绍,本次三个展会将以东亚博览会、中韩商品博览会和进口商品展览会等现有展会为基础,分别聚焦日本、韩国和RCEP区域市场,着力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着力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展会。王洪平表示,目前,山东进口结构存在资源性商品进口偏高、高新技术和民生消费品进口不足的问题,举办本次展会,向日韩等RCEP国家传达了山东省参与RCEP经贸合作、推动扩大进口的积极信号,有利于推动优化山东进口商品结构,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了解,为进一步放大展会带动效应,三个展会在展览期间除设置专门的采购对接活动环节外,还将配套举办主题论坛、直播推介、项目签约等多种多样的配套活动,用以搭建山东省与RCEP国家的高端合作平台。

“我们将积极争取日本、韩国以及相关国家驻华机构及主要商协会、社团组织的支持,广泛邀请国外重点领域企业、知名品牌参展,积极发动省内进口企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大型商超及重点批发零售企业等到会采购。”王洪平介绍,目前,展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 孙源泽)

山东拟8月初开始为15-17岁、12-14岁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本报济南讯  截至7月23日,山东省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4亿剂次。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国药集团中生公司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山东省将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于8月初开始有计划地为15-17岁、12-14岁学生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日前,山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领域首席专家、免疫预防管理所所长张丽对人们所关心的一系列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作出回答。对于如何办理英文版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张丽说,目前,一些出国人员要求开具英文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山东省已制定了统一的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英文版模板。需求者可提供个人信息英文版,由接种单位查验并加盖印章后予以提供;不具备英文版接种凭证翻译能力者,由县(市、区)级疾控机构提供英文版接种凭证,接种单位加盖印章后予以提供。

关于接种新冠疫苗后仍被感染,是否说明疫苗无效的问题,张丽回答,近期,个别地方报道了接种疫苗后感染的新冠病例。其实,任何疫苗保护效力均不可能达到100%,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新冠疫苗保护效力达到50%以上即可获批使用。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仍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甚至发病,但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疫苗感染后多为无症状或者轻型病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效果仍十分显著。

此外,就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6个月,是否需要加强接种的问题,张丽指出,新冠疫苗接种后,主要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途径发挥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持久性至少在6个月以上,细胞免疫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之中。目前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者暂无需加强接种,今后国家将根据科学证据综合判断,及时制订和调整新冠疫苗免疫策略。

( 徐晨 闫鹏飞 )

地表最快!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本报青岛讯   近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此次下线高速磁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为掌握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在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支持下,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汇集国内磁浮、高铁领域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用”联合开展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

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至此,历时5年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成为当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

项目团队自主研制了中国首列5辆编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列车。目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完成了集成和系统联调,5辆编组列车在厂内调试线上实现了整列稳定悬浮和动态运行,各项功能性能良好。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推进线路试验和工程化示范的条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通过建设高速试验线,开展高速磁浮综合试验和示范运营技术积累,可为中国高速磁浮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 薄克国 邓旺强)

责任编辑: 单体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