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文联深入开展“六进”志愿活动,打通文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大众日报见习记者李子锐

2023-12-01 17:21:5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2月1日下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文艺进万家 弘扬传统文化”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叶建军作新闻发布。

叶建军介绍说,今年以来,枣庄市文联号召枣庄市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机关”的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把深入生活开展艺术创作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打通文艺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断探索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

近年来,枣庄市文联不断加强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创新形式和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为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为鼓励和规范文艺工作者参与文艺志愿服务,加强文艺志愿服务管理,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根据《志愿服务条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枣庄市文联章程》《枣庄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章程》相关规定,创新出台了《枣庄市文艺志愿服务促进办法》。

成立跨门类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结合枣庄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实际,枣庄市文联成立了枣庄市美术家志愿服务队,枣庄市书法家志愿服务队、 枣庄市摄影家志愿服务队、枣庄市作家志愿服务队、枣庄市戏剧家志愿服务队等16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各协会主席为各文艺门类志愿服务队队长。同时,根据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需要,枣庄市文联可临时成立跨文艺门类的文艺志愿服务队,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确保文艺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网上管理。枣庄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下辖14个直属文艺家协会会员2000余人,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庞大。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枣庄市文联直属文艺家协会在山东志愿服务网的会员注册工作。同时,“枣庄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队”也在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注册成立,枣庄市文联全体人员均已加入并定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培育社会新风尚

枣庄市文联深入优化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续广泛开展品牌文艺志愿服务,在加大基层公共文化供给的同时,提升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人民的主动性、自觉性。

实施好“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2023年,枣庄市文联围绕各类主题日、志愿日,先后组织文艺家300余人次开展“到人民中去”新时代文明实践枣庄文艺家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枣庄市委党校、薛城龙潭社区、枣庄致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枣庄军分区、枣庄立新小学等地,完成文艺志愿服务十余次,赠送书画摄影作品1000余幅,传递正能量、培育新风尚。十年来,每年组织艺术家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枣庄市文联的一张公益名片,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到人民中去”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将作为枣庄市文联常态化品牌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不断推动枣庄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展黄河大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枣庄文艺家新春志愿服务系列活动。2023年春节前,根据山东省文联“黄河大集”主题文艺活动系列指示精神,枣庄市文联共组织 50 余支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村居、社区、厂矿、车站等基层一线,开展黄河大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枣庄文艺家新春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送演出、拍全家福。期间,参加活动的艺术家累计达 800 余人次,共在 100 余个服务点为群众送去春联、福字 6000 余件,免费拍摄全家福并现场打印照片 300 余张。

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确保文艺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枣庄市文联始终把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提升行动作为重点工作,主席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主席是直接责任人,枣庄市文艺事业发展中心为具体责任单位,领导亲自审核,确定文艺志愿服务的数量和形式,并提供必要交通、误餐、器材等保障。

通过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在枣庄市文联各文艺志愿服务队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构建起了桥梁和纽带,建立起了长期良好的服务关系,大大提升了枣庄市文艺志愿服务成效。

加强对各类文艺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公益培训。为了培养枣庄市青年文艺骨干,继去年成功举办了“枣庄市首届青年美术骨干花鸟画培训班”后,今年5月20日,又举办了第二届“枣庄市青年美术骨干花鸟画公益培训班”,培训班旨在培养枣庄市优秀中青年美术人才、推动枣庄市美术事业持续发展。截止现在公益授课已达300多个学时。

成功举办“诗画鲁兵情 文润十二师”齐鲁文化兵团行活动。9月9日至16日,“诗画鲁兵情 文润十二师”齐鲁文化兵团行采风活动成功举办。枣庄市文联共组织11名文艺骨干组成采风团奔赴大美新疆,通过“进团场、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四进形式,深入基层一线采风创作,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现、记录十二师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精神和幸福生活;用笔墨、镜头、音符描绘新疆壮美山河和兵团精神风貌,全面呈现山东对口援兵团特别是枣庄市援第十二师工作成效,为推进文化润疆,增进新疆与山东、第十二师与枣庄市文化交流,发挥贡献枣庄文艺界的智慧和力量。

成功举办“歌里枣庄”——2023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反映枣庄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风貌,今年6月,政协枣庄市委员会、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开展了以枣庄历史人文、秀美山川、风土人情和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歌曲征集活动。经过前期广泛征集,截止至10月10日,共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来稿230余件。11月初,组委会组织评委评审,在枣庄鲁南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共评出了25首优秀作品。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开办乡村美术馆。为落实山东省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暨“寻找山东美术符号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美术创作,以美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经过前期考察调研,枣庄市文联将齐村镇确定为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于12月初挂牌齐村镇美术馆,同时举办“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齐村镇美术馆开馆暨全市书画名家展”,共收集、展出作品76幅。

成功举办2023年枣庄市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征集活动。为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将廉洁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今年8月,中共枣庄市纪委机关和枣庄市文联联合开展了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参赛作品124幅。经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6名、优秀奖20名,共计52件获奖作品。

枣庄市文艺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秦志强,枣庄市文艺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呼啸,枣庄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庄廷春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9月份,枣庄市文联千里西行远赴新疆,开展了“诗画鲁兵情 文润十二师——齐鲁文化兵团行”活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有关情况、收获及下步打算?

秦志强:为大力推进和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持续推动鲁兵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9月9日至16日,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兵团第十二师文联和枣庄市文联共同主办了“诗画鲁兵情 文润十二师”齐鲁文化兵团行活动。

枣庄市文联组织由市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11名文艺骨干组成的采风团,先后参观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馆、二二一团“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陈列馆,赴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新疆兵团物流园、一〇四团畜牧连哈萨克刺绣基地、团场文史馆等地进行调研。中途,在第十二师师部参加了齐鲁文化兵团行活动座谈会。第十二师党委常委、副师长胡三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采风团负责同志向与会人员,推介了枣庄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枣庄文艺家们通过实地参观,全景式感受几代兵团人在开发建设新疆、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入体会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发出巨大的创作激情。本次采风活动,共创作完成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件,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贡献了枣庄文艺力量。

下步工作中,枣庄市文联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兵团第十二师文艺家的互动交流,继续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有效路径。

记者:设立齐村美术馆,是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特殊意义?

呼啸:“寻找美术符号 助力乡村振兴”是省文联、省美协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品牌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探索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的美术志愿服务项目。

今年8月,市文联、市美协多次赴市中区齐村镇、西王庄镇等地考察调研,最终将齐村镇确定为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我市首家乡村美术馆。设立齐村美术馆,既是落实山东省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暨“寻找山东美术符号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有助于更深入挖掘我市乡村历史人文底蕴和民俗文化,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美术创作,以文艺之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也是把乡村“美术符号”转化为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打造具有鲜明的“美术符号”的示范村、打卡村,从精神文化助力向产业助力转化,逐渐探索并形成较为完善和极具特色的地域发展、志愿服务新路径。

经过前期策划,12月即将举办的“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齐村镇美术馆开馆暨全市书画名家展”将展出76幅作品,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们配合此次活动,对我市域内历史人文、自然风貌、民俗风情、故事传说等提炼加工后的艺术创作,提升了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内涵,也是广大艺术家以自身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的有力诠释和真实写照。

今后,齐村美术馆也将作为枣庄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不断拓宽志愿服务惠及面,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加全面的的价值服务,以文艺之力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塑形、铸魂。

记者:刚才您提到的“歌里枣庄”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吗?

庄廷春:为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反映我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风貌,弘扬我市新时期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主旋律,加快推动我市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扩大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音乐的视野和表现手法讴歌家乡,今年6月,政协枣庄市委员会、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开展了以枣庄历史人文、秀美山川、风土人情和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歌曲征集活动。活动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全国广大词曲作者的积极支持和响应。经过前期广泛征集,截止至10月10日,共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来稿239件。

经过前期汇总整理,11月4日--5日,组委会委托省音协组织专家组成评审团,开展了“歌里枣庄”征歌评选活动。在枣庄鲁南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经过初评、复评两轮评选,从作品题材、艺术水准、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最终评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0名共计25首优秀作品,并于11月6日——12日进行了获奖作品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旋律优美,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枣庄的城市形象和新时代城市风貌,反映了市民心声,引人共鸣。

组委会将择期举办颁奖音乐会并将获奖作品在“枣庄文艺”、“枣庄市音乐家协会”等官方网站及融媒体等平台宣传推广,以音乐之力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贡献文艺最强音。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李子锐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签审: 张环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