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明健:我为输电杆塔“把脉问诊”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20-06-05 19:04: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菅明健,现任国网山东电科院电源技术中心工程力学检测技术岗位。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团员、山东省电力公司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研发成果获得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工作以来,菅明健用不怕吃苦的毅力,在成长之路加速奔跑;用奋斗不息的激情,在攻坚之路负重攀登;用拼搏不止的干劲,在科研之路砥砺前行。他研发的新成果解决了多项电力行业技术难题,其中两项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6项。

不怕吃苦角色转变进步快

刚入职时,菅明健对工作充满了期待。可是当师傅给他一些锅炉原理的资料,他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干专业先要学习设备结构原理”,他赶紧拿起资料学习。

跟随老师傅从炉顶开始,顺着四大管道向下仔细检查每根支吊架的受力情况,菅明健边工作边学习,笔记密密麻麻记了厚厚一本。当时正是龙口百年电力5号机组大修期间,在支吊架调整间隙,他对照着图纸资料从地面爬到炉顶,再顺着四大管道逐步下来,每天至少四趟,熟悉设备结构,并及时向老师傅请教。垂直高度60多米,爬一趟需要近两个小时,汗水不时渗出,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尽快学到本领,什么都不是问题。晚上,学习检查报告的编写,从报告格式到受力计算,再到难题的处理,他像海绵一般对专业知识充满了渴望。

出发,无所谓先后;登顶,无所谓高低;探寻,无所谓昼夜。菅明健就是这样一路刻苦钻研,实现了快速成长。短短两年,他参与完成近20台机组四大管道支吊架检查调整工作,确保了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深受发电企业好评。

攻坚克难危急时刻显身手

电科院在电网杆塔结构分析方面开展工作较早,具有专业优势。但人员少,突发情况较多,任务急。在这种情况下,菅明健挺身而出研究输电塔建模与分析技术,掌握了输电塔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2013 年9月中旬,泰安宁阳地区遭受龙卷风夹杂冰雹雷雨袭击,220千伏丰铁线18-21号共4基输电塔发生倾覆倒塌。事故发生后菅明健紧急赶赴现场,查看4基铁塔倒塌方向和角度、导地线破断和现场附近环境等情况,分析每一基铁塔倾覆状况。他走访附近居民,尽量发掘有价值的信息,两天下来,竟然把运动鞋跑坏了。除了现场“侦查”,他还要根据环境条件和线路实际情况,开展输电塔结构受力计算。4基铁塔倒塌极为少见,经验少、任务急、责任重,需要对多种工况组合情况反复思考。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菅明健加班加点开展了多次试验。为了比较不同参数下铁塔的受力情况,他不断修改结构和荷载数据,形成了庞大的数据文件。为保障计算过程的连续性,他常常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通宵更是常事。经过不断努力,他确定了输电塔倒塌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分析结论得到了省公司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菅明健说:“倒塔原因分析,就像警察破案一样,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重视每一个细节,抽丝剥茧才能获得真相。”针对此类技术监督工作,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思考方法,总结提出了事故处理策略——掌握两大环境数据、实测四类线路参数、实施六种检验方法,成功解决生产现场重大技术难题10余次。

2019年以来,菅明健积极开展变电设备结构强度分析,特别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膨胀情况检查分析工作中,积极作为,进行管系强度校核与结构优化,指导解决了10多个变电站GIS气体泄漏和膨胀受阻问题,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立足专业 科研攻关当先锋

“现场技术难题指导科技创新方向。”这是菅明健秉承的理念。如何尽量避免输电塔发生倒塌,是他不断思考的问题。

2014年11月2日,菅明健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输电塔动力特性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以雷清泉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输电塔振动及强度在线及离线巡检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5月28日,他研发的“输电塔带电焊接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避免了线路倒塔带来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公共秩序混乱和负面社会影响。焊接加固技术对周边生态环境无损害,而且该技术在线路不停电状态下开展,对线路的正常运行无任何干扰,无需调停线路,不影响社会用电需求,为输电线路提供了安全保障。”菅明健一谈到自己的科研成果总是滔滔不绝。国家电网公司在工作动态中高度评价了输电塔加固工作,号召国网系统其他单位开展应用与推广。截至2020年3月,菅明健带领团队完成800多基输电塔不停电加固工程,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菅明健还主持完成电科院技术革新项目7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余项,参与制定了1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3项。

青春格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断求索,才使得他的青春充实而多彩。他扎根现场,为电力设备护航;他埋头实验室,开展检测分析上千次;他用勇攀科技先锋的拼搏,奋斗出最美丽的青春。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报道)

责任编辑: 杨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