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文本

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晓

2020-07-30 11:12: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山东省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文本(试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出台的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文本,填补了多项政策空白,标志着我省在互联网医院医保服务方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医保管理服务协议是医疗保障部门为实现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目标制定的行政协议, 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参保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的有效措施和主要抓手。”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其在服务平台和服务资质良莠不齐、标准规范不统一、服务行为监管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亟需对其进行规范完善,但尚没有相应的管理、服务规范。互联网医院医保协议文本针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特点,从互联网医院医保准入标准、诊疗服务管理、服务范围、费用结算、药品管理、责任义务、协议效力等方面,明确了医保经办机构和互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既对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保服务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也对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给予明确的规范,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医保基金支出合理安全。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文本,填补了多项政策空白,主要亮点有:

(一)明确了纳入协议管理的互联网医院的基本条件。一是覆盖范围广。《协议文本》囊括所有类型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实体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均可申请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二是准入门槛低。明确互联网医院运营3个月以上、上线医师符合互联网医院相关规定要求即可提出医保定点申请,同时要求互联网医院所依托的实体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当地医保协议管理定点医疗机构。三是监管配套严。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要求互联网医院建立配套的医保管理规章制度,具备符合医保部门接入标准的信息系统,按相关规定接入山东省互联网医保支付监管平台。

(二)提出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诊疗服务管理要求。《协议文本》从医师药师管理、在线诊疗安全、实名制就医等方面对互联网诊疗行为进行了约束,要求加强诊疗全过程管理,做到诊疗电子病历、处方流转、购药、配送医药上门等全程留痕,实现全程可追溯。

(三)制定互联网定点医院医保支付政策。一是明确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可为参保人员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是明确将互联网复诊费、处方续方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药品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为支持中医药发展,明确互联网医院开具所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中药院内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院依托第三方服务平台(机构)提供的远程心电、影像、B超、病理诊断及其他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经批准后也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四)加强互联网医院医保费用结算管理。为加强对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的支持,一是对试运行期间互联网医院发生的符合医保规定的医药费用,暂实行据实结算,不再设定医保总额控制指标。二是对通过“互联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按照服务包签约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和结算费用。

(五)严格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药品管理。一是优先选择目录内药品。在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前提下,鼓励优先选择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基本药物、基本医保甲类药品。二是放宽处方量。为方便群众,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慢性病可开具4-8周处方量。遇有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长可放宽到3个月。三是保证用药安全,规定互联网医生在线开具处方后,应由专职药师在线进行处方审核;也可通过合作方式,由具备资格的第三方平台(机构)药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向患者配售药品。

(六)强化互联网定点医院医保基金监管。《协议文本》要求医保经办机构制定互联网医院医保服务评价标准,根据互联网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及线上医疗保障服务质量,进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基金拨付和年度协议指标调控等挂钩。通过建立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和省互联网医保支付监管平台等措施强化对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行为及医药费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对违约行为进行约谈、限期整改直至解除协议等相应方式处理。

(七)营造鼓励“互联网+”医保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强化《协议文本》的落实,要求各地精简医保定点申办材料,简化办理流程,完善经办服务,打造鼓励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良好条件。同时充分考虑互联网医院发展初期线上就医量较少、老年人操作不习惯等实际,试运行期间在医保定额及结算办法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适当提高线上医保报销比例。

《通知》自2020年8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8月14日。国家出台有关新的政策规定后,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春晓 实习生 孙泽宇 通讯员 黄亮报道)

责任编辑: 张春晓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