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齐鲁,看山大2020年度服务山东“十大进展”!

大众日报记者 王原

2021-01-14 14:41:5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浸润着齐鲁之风的山东大学,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山大特色”,围绕内涵建设,聚焦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服务山东战略落地实施,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进展。

01

持续深挖潜力

“山大系”服务品牌进一步擦亮

统筹“山大系”资源,推动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的服务山东“山大系”空间服务布局,整合凝练项目,进一步擦亮服务山东“山大系”品牌。

济南市

与济南市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协议,发布《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召开“山大校企系 校友产业系”品牌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工作大会,对服务济南贡献突出企业进行表彰。山大校友泉城行活动开启了校友“聚创齐鲁”的新征程;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历下区共建金融发展研究院、明湖国际细胞产业研究院;与市中区签署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合作协议;与历城区共同推动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与天桥区合作共建宝华中学等三所学校;与新旧动能转换区合作建设公立三甲综合医院,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与青岛市持续推动学校二期共建协议、《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落实。依托微生物国重,与青岛啤酒发酵国重等共建国重联合体,微生物国重在青岛蓝谷首个产学研项目正式投产;与青岛地铁签署合作协议;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共建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青岛分中心、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转化基地、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黄岛基地。深化与海信集团、镭视光电等企业战略合作,与中车四方、青岛华大基因、军民融合古镇口管委会等达成合作共识,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

威海市与威海市深化校地合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

落实学校与威海校地合作协议,6个重点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威海工研院成立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等5个工程中心,与7家单位签约,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威海市唯一),中国复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项,组织新元化工有限公司等申报国家关键材料攻关项目,获批经费超过千万元。威海发研院成立理事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筹)揭牌成立;威海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正式签约,师资招聘、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陆续展开,服务威海高质量发展。

其他地市与潍坊市坊子区等单位共建 GB/J-SDL 科学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与济宁共建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与山推共建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与淄博持续推进先进电机技术研究院、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

02

健全体制机制

校企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

落实“强院兴校”行动部署,制定实施《山东大学推动产教融合、构建院企合作社会服务体系行动计划》,引导学院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政府部门等建立长期、稳定、深入、全面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校科教资源与山东省域内外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学科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与中国中铁(世界500强第55位)签署合作协议,开启学校与知名央企实质性合作先河;与招商银行总行、中铁五局、海信集团、有研稀土、东岳集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邮政、山东银保监局、山东铁投、山东省人大、山东省检察院、建行山东分行、山东产研院、江苏产研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与华为共建超算存储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领信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校与潍柴动力、山东高速、京博集团、玲珑集团、山东能源等的合作持续深化。

03

强化科研组织

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进一步增强

坚持“四个面向”,在自然科学领域,聚焦制约山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和突出问题,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源源涌现。

★学校年度横向项目新立项989项,合同额7.3亿元,实到经费4亿余元,同比增长14.29%。★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40项,合同金额1.2亿余元,合同经费再创新高。★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承担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实验平台研制”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到5600万元,创近十年单项科技研发项目经费最高纪录。★电气工程学院刘淑琴教授团队“应用于人工心肺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泵”项目成果转化与合作总经费达到1.04亿,创造了学校单项科技合作的新纪录。★化学与化工学院施来顺、杨延钊教授团队研发的“油品相关专利技术包”以2400万元的交易价格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实施转化。

04

积极建言献策

资政启民智库作用进一步发挥

成立智库建设中心,全力打造资政启民的“思想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试验田”、谋划“十四五”发展的“策源地”。

年度内,智库成果110篇,其中省部级智库报告25篇,获得省委书记刘家义6次批示、省长李干杰3次批示,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贡献了山大智慧。

★主办首届黄河发展论坛,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举办山东省人才战略论坛,围绕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与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举行第十五届(2020)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论坛,探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现代财税改革★召开中国人大预算监督研讨会暨《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9》发布式,为新时代人大预算监督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贡献力量★举办“十四五”区域发展战略与山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对山东省科学发展、广开言路提供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医养健康智库、精品旅游智库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积极发挥作用,山东省新材料行业协会举行2020年产业化成果对接会,现场签约总额达1.6亿元,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05

推动人才引育

人力资源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山东需求,培养紧缺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

对接山东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现代化工程, 新增4个新文科方向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增设4个新工科专业,本科招生专业精简到92个,获评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在山东招收3652名高中生到山大就读,为省内高校450名大学生和400名企业家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培训,555名教师提供教学能力综合培训;开展两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参会教师超过4万人次。

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与高端企业和行业龙头共建研究生培养项目21个、培育专项11项,围绕交通强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战略行业产业,建设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2家,面向国家电网等多家单位试点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精准对接学校发展需求,年度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410位。精心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线上择业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0年度毕业生留鲁就业创业率突破55.5%。

06

发挥集成优势

服务健康山东成效进一步彰显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依托校内平台和附属医院,充分发挥医疗、科研、人才、教育等集成优势,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出683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其中援湖北队员295名),及时总结发布新冠肺炎防控诊治“齐鲁经验”,救治患者1571人,团队和个人分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牵头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方位参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对人群重要健康问题和重大疾病的医学临床研究,促进对影响我省人民健康的多发病、疑难病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构建医联体带动高端医疗服务,医联体成员医院达150家,牵头成立20多个专科联盟,借助“互联网+”推进远程医疗。

山大二院北院区落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威海市立医院(筹)揭牌成立,推进山东省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07

探索模式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推进

适应大学组织变革的趋势,积极探索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推进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提质增效,全力做好国重综合改革与重组培育工作,切实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

★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式获批立项建设。★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力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条件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实验楼已竣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成效显著,顺利通过整改验收★首个实施试点平台、学院、学科一体化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改革方案》通过论证★2020年,校地校企共建一批以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研发为目标的新型研究机构,推动已签约共建平台50个,合同经费近3亿元,“华为-山东大学密码学及硬件可信联合创新中心”“山东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6个千万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校地共建的山东工研院、新泰工业技术研究院、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入选2020年度山东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势头强劲

华为-山东大学密码学及硬件可信联合创新中心

08

推动转型升级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

对接国家战略,驻外研究院充分借助各自区位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应对疫情影响,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

深圳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年度综合收入达到3200万,获批国自然、广东基金和深圳市29项科研项目,服务在研项目72项,发表论文166篇,申请专利77项,荣获“2020中国互联网教育‘停课不停学’突出贡献院校奖”“2019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优秀组织单位奖”,连续三年荣获深圳虚拟大学园先进单位-“优秀研究院”称号,有力提升了学校在粤港澳地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苏州研究院

苏州研究院年度综合收入达3456万,国家级众创空间及技术转移产学研工作有序开展,孵化科技企业22家,谋划建设生物医药高等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推动创新发展,荣获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百优人才”、技术转移十大优秀案例、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和苏州市科协优秀海智工作站第一名、十佳科技服务机构等称号。

其他地区深入对接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深化与重庆合作,商讨与黑龙江合作。

09

撰写典型案例

特色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为总结成功经验、挖掘特色亮点,切实发挥服务山东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年度内委托专家学者围绕校企共建学院、校企联合实验室、驻外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重点,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

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让校企合作成为双方创新发展的引擎》

《风雨同舟30年 战略合作再杨帆》

《世界一流团队 护航金融发展》

《不畏艰险打硬仗 顶天立地树丰碑》

《校企深度可持续合作的双赢模式与机制研究》

《深圳研究院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校地合作的典范》

《着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依托校地平台 助力地方发展》

《以机制创新促进协同创新》

召开委托研究项目结题汇报会,撰印服务山东经典案例汇编,为切实推动服务山东工作提供典型引领、示范指导。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安排,开展了《服务乡村振兴山大方案》、《服务经略海洋山大方案》、《服务健康山东山大方案》、《服务军民融合山大方案》等的编制工作,加强工作谋划,积极推动服务山东战略向纵深发展。

10

科学谋篇布局

“十四五”发展蓝图进一步清晰

聚焦山东“十四五”时期“七个走在前列”和“九个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迫切需求,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谋划制定《山东大学“十四五”服务山东实施方案》,规划了“地下工程灾害控制与智能建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8个重点项目,推动学校和山东融合协调发展,以全面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切实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优质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平台支撑、智力支撑。

2021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服务山东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14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围绕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聚焦“六大战略”和“121”行动路径,以百廿校庆为契机,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发展需求,坚持在服务山东中获取资源、推动发展、增强实力、提高水平,确保学校“十四五”服务山东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

(大众日报记者 王原 通讯员 车慧卿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