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百廿山大,聚焦未来创新!山东大学科学技术馆开馆仪式在千佛山校区举行

大众日报记者 王 原

2021-10-10 15:37: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恰逢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献礼百廿山大,聚焦未来创新!10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科学技术馆开馆仪式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举行。

山东大学科技馆位于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三层。建设面积为1026.9平方米,其中主展区864.36平方米,军工展区162.54平方米。山东大学科技馆是迄今国内985高校里功能最全的科技馆之一,也是我国高校不断探索建设创新型大学科技馆的重要尝试。

一是高水平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建设科技馆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

山东大学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多年基础研究积淀,积极探索高校科技馆建设新思路和新模式。科技馆的建设,本着“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以理学、医学、信息、工程四大学部为主线,全面展示、系统推介创新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不同时期和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涉及的时间跨度长、学科专业全、人物和成果层次特别丰富,是百廿校庆的重大工程。科技馆除展示科技成果、人才和相关联的科普知识外,还兼具科技成果推介、科技交流等功能,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和责任。

山东大学积极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从AMS、天和号核心舱“上九天”到蛟龙号“下五洋“;从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横贯祖国大地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科技馆内生动展示山东大学多年来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真实再现科研团队核心技术攻关的细节,体现山东大学在120年的发展中,围绕“四个面向” 不断探索,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程。努力在未来世界科技创新的竞争中不断前行。

三是以科技成就为视角,深刻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宝贵传承。

山东大学科技馆展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杰出人才的背后,是山东大学120年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技馆内集中展示101位在山东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打造一整面的院士墙作为科学家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从1955年新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产生,四位来自山东大学的科学家——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矿物学家何作霖、物理化学家傅鹰——光荣入选,再到如今,中国金融数学的开创者彭实戈、微生物技术学科的带头者张友明、勇攀生殖医学高峰的攀登者陈子江、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突破者张运、岩土工程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李术才……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接续奋斗,主动肩负起山东大学“由大到强”的重任,为山东大学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大力传承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他们尽显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必将成为参观者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是围绕“四个面向”探索科技合作新方式,助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馆创新运营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搭建线上、线下科学交流平台。线上依托学校信息化平台,建立云上科技馆和成果供需信息发布版块;线下联动山大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工研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转化平台,协同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和转化工作。以市场为导向,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应用到经济社会主战场,形成高质量发展动能,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百廿山大,厚植齐鲁沃土,深耕科研创新,结出累累硕果,繁荣一个时代。科技馆的建设是山东大学120年来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历代山大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硕果。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持续深耕基础研究领域,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积极推动科研育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全方位服务支撑国家和山东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原 通讯员 车慧卿 王一晗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原     签审: 张春晓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