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省份共享发展指数及排名

2020-08-08 16:07:00 发布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20年第7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改革》杂志,2020年第7期刊登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研究》。该研究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皮书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等4个方面,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研究》将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作为衡量共享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测算,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达到59.84,相对2000年的33.94提高了25.90。分领域看,2019年全民共享指数为24.00,全面共享指数为13.94,共建共享指数为10.97,渐进共享指数为10.93,相对2000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区域看,2019年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总体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过去20年共享发展水平提高幅度高于发达地区,各地区共享发展呈现总体水平缩小、部分领域分化态势。

研究指出,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0年到2019年共享发展指数值的变化情况,从绝对水平看,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关系,经济较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省市,其共享发展指数值也较高,而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共享发展指数值在这两个年份均较低。从相对水平变化看,各地区共享发展指数在20年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发达地区由于共享发展指数基数较高,增幅相对较低,大体增长了60%-70%左右。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指数的基数较低,在这20年间均抓住机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赶超,指数值增长幅度普遍在100%左右。

研究指出,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共享指数值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2000年各地区全民共享指数值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经济强省在2000年的全民共享发展值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20年间,欠发达地区省份在推进全民共享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大有赶超发达地区之势,而上述省市的全民共享指数增幅很小,北京、上海两地的增幅更是微乎其微,使得到了2019年,发达地区省份的全民共享指数相对其他省份已无明显优势。

以下为《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研究》内容摘登。

一、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0年在当代中国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在这一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年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我们还将在这一年决胜脱贫攻坚战,使发展更平衡、更充分地惠及全体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以“共享发展”为主题,通过定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系统地总结分析当前以及过去一段时间我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将为我们今后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编制依据

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文章提出,共享发展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从共享的覆盖面、共享的内容、共享的实现途径和共享的推进进程来加以展开的。这四个方面相互贯通,各有侧重,为我们全面科学地评价共享发展的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从现有研究来看,已有一些评价共享发展理念的研究出现。例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2008年构建了一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5个方面,设置了包含39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向社会发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再如,中国统计学会为反映各地区发展与民生状况,构建了地区发展与民生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大方面,共42项指标,对全国各省级行政单元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进行了排名。上述两类研究虽然以社会民生为主题构建指标体系,但总体上仍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研究,并未聚焦共享发展。李晖以共享发展为题,发布了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但是该指标体系是从经济共享、政治共享、文化共享、社会共享、生态共享五个方面对共享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的,并未明确涉及全民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等内容。刘昌宇等将共享理念分解为规则共享、机会共享、参与共享、成果共享四个方面,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内涵比较相似,但未能构建起定量化指标体系。

鉴于此,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享发展理念最新的理论阐述,构建包含共享发展完整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9年和进入新世纪之后的20年我国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绩进行分析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

(二)指标选取

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自然应由多个指标层级构成。其中,作为共享发展四个基本内涵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理所当然地成为共享发展一级指标下的四个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将由若干三级指标构成,三级指标的选取应当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撑其二级指标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又具有数据可得性,尤其是能够在时间序列维度和地区截面维度保证研究需要,确保数据质量。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在每个共享发展二级指标下设置了数量不等的三级指标,共26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的名称和指标测算口径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全民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三个二级指标与其三级指标之间是直接的主从关系,而全面共享二级指标与其15个三级指标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层级。根据全面共享的内涵,全面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内容,因此在选取全面共享三级指标时,我们也正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的选取。其中,经济共享采用了失业、住房、财产三个三级指标,政治共享采用了工农代表、妇女代表、民族代表三个三级指标,文化共享采用了图书、文化机构两个三级指标,社会共享采用了师生比、教育投入、公共卫生、医疗人员、养老保险五个三级指标,生态共享采用了绿化、生活环境两个三级指标。

(三)数据说明

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由全国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个指标2000~2019年共16640个数据编制而成。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以及部分省域统计年鉴和论文、万德(wind)数据。对于部分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等方法填补。

(四)权重设置

1. 标准化方法。为消除量纲的影响,需要运用标准化方法对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大最小值法可以根据变量的方向性将数据以线性的方式映射在[0,100]之间。考虑到全国、省级层面的变量一致、口径一致,具有可比性,因此将两个层面的数据混合后进行标准化处理。

2. 赋权方法。本文对二级、三级指标采取不同的赋权方法。二级指标权重根据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确定,经专家打分并结合对共享发展内涵的综合判断,将全民共享指数、全面共享指数、共建共享指数、渐进共享指数的权重分别设置为30%、30%、20%、20%。三级指标权重根据熵值法确定。信息论用“熵”度量信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就越小,反之亦然。当运用于赋权时,熵值法通过计算数据的熵值衡量变量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当变量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权重也就越大。

注:根据每个测算指标标准化计算得出的指数值是一个正向的数值,即表现越优,指数值越大,而每个具体测算指标的大小取决于由其经济含义决定的指标方向,不一定为表现越优,指标值越大。

3.指标合成。采用加法规则,由三级指标按权重加总得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按权重加总得出一级指标。全国、省域指标具有可比性。

二、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经测算,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为59.84,其中全民共享指数为24.00,全面共享指数为13.94,共建共享指数为10.97,渐进共享指数为10.93(见表2)。横向比较而言,在4个二级指标中,全民共享指数值最高,并且领先其他3个二级指标的幅度较大。但是,这一组指数是加权之后的数值,由表1可知,4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30%、20%、20%,因此指标之间的客观比较应在平权后进行。通过计算,在不加权的条件下,4个二级指标中仍然是全民共享指数得分最高,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全面共享指数分列2-4位,这表明,我国在推进共享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群覆盖面上的共享取得的成绩相对最为突出,共享发展在人人享有、多数人享有方面的表现较高,而共享的全民参与、共享的平稳推进和共享的覆盖面等领域的表现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民共享二级指标下的5个三级指标中,农村贫困指数值最高,城镇贫困指数次之,区域差距指数、消费差距指数、收入差距指数分列3-5位。农村贫困指数的良好表现表明,我国在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方面的成绩十分显著,实现了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贫困人群。但是,相对来说,衡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指数值较低,这表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略有缩小,但绝对水平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这就使得收入差距指数值在全民共享指数5个三级指标中排名最后。

在全面共享二级指标下的15个三级指标中,指数值较高的三级指标为住房指数、工农代表指数、公共卫生指数、养老保险指数和生活环境指数。住房指数较高得益于城镇住房条件的改善,工农代表指数较高与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比例提升有关,公共卫生指数较高则源于我国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果,养老保险指数较高则得益于我国体制内职工具有较为健全的养老保障,生活环境指数较高与近年来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有关。相对来说,失业指数、民族代表指数、图书指数、文化机构指数、绿化指数值较低,表明在相关领域的共享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共建共享二级指标下的3个三级指标中,信息共享指数较高。信息共享指数值较高与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有关。但是,相对来说,劳动报酬和劳动参与指标的指数值较低,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当前我国经济仍未超越工业化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比较低,使得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也较低,劳动报酬指数较低。此外,劳动参与指标受人口红利消失的拖累影响,使得劳动参与指标也相对较低。

在渐进共享二级指标下的3个三级指标中,相对较高的是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指数。收入水平指数较高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跑赢GDP增速有关,较好地实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消费水平指数较高体现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已呈现日趋多样化的态势。但是,相对来说,收入分配指数得分较低,该指数的测算指标是基尼系数,其反映出的情况与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实也是吻合的。

(二)2019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及排名

全国各地区共享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北京以80.25的共享发展指数值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是甘肃,其共享发展指数值为50.91。从全国各地区的排名来看,共享发展指数排名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度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共享发展指数排名越高,排名前10位的地区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排名靠后的省份全部为中西部省份。这表明,践行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必须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共享发展的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全国各地区全民共享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如表4所示。其中,天津以28.75的全民共享指数值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仍然是甘肃,其全民共享指数值为17.77。从全国各地区的排名来看,全民共享指数排名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具有正相关性,但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北京和上海两个超大城市的全民共享指数的排名明显较低,分别仅排在第7位和第5位。通过分析三级指标发现,城镇贫困、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3个指标的低迷表现拖累了北京和上海全民共享发展指数的排名。北京和上海虽然经济发达程度在全国领先,但作为农业转移人口迁入的目的地城市,其内部的不均衡也十分突出,在消除城市贫困和缩小城市内部差距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这是导致两地全民共享指数排名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全国各地区全面共享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其中,北京以20.94的全面共享指数值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是江西,其全民共享指数值为11.93。从全国各地区的排名来看,除前三位的省份为发达地区省份外,一些相对欠发达省份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如西藏、内蒙古、宁夏、新疆和云南分别排名第4位、第5位、第7位、第9位、第10位。这些相对欠发达地区省份之所以排名靠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民族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很多少数民族代表,提高了其政治共享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和文化共享指数较高。

全国各地区共建共享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如表6所示。其中,北京以14.81的共建共享指数值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是陕西,其共建共享指数值为8.78。从全国各地区的排名来看,共建共享指数排名的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符合正相关关系,但西藏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排名第三则出乎意料。通过分析三级指标发现,西藏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报酬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这是导致西藏共建共享指数排名高的主要原因。

全国各地区渐进共享指数的测算结果及排名情况如表7所示。其中,北京市以18.65的渐进共享指数值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是青海,其共建共享指数值为6.64。从全国各地区的排名来看,共建共享指数排名的高低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正相关,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有九个东部沿海省份,而排名靠后的省份除海南外,全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份。这表明,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在推进共享发展的步伐上也更迅速,在节奏上也更稳健。

三、2000-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的变化趋势

(一)2000-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经测算,从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从33.94上升到59.84,提高了25.90,增幅达76.3%(见表8)。从指数增长轨迹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除2002年和2003年以外,共享发展指数始终保持增长势头,指数值平均每年增长1以上。其中,从2009年到2013年的4年时间里,共享发展指数年增量保持在2以上,是近20年以来增幅最大的时期。

从共享发展的4个二级指标在过去20年的变化情况来看,各指标大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趋势,这也是共享发展指数能够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的原因。

首先,全民共享指数在20年时间里变化趋势与共享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吻合程度最高,指数值从2000年的15.52上升到2019年的24.00,增长了8.48,增幅54.6%。从增长轨迹看,除了2002年和2003年外,全民共享指数在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指数值平均每年增长0.5左右。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0年到2013年,指数值在这一时期年均上升约1左右,这也是推动共享发展指数在这一时期实现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全民共享指数值在2002年和2003年的负增长,也是共享发展指数在这两个年份出现负增长的主要拖累因素。

其次,全面共享指数在20年时间里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指数值从2000年的6.58上升到2019年的13.94,增长了7.36,增幅111.9%,在4个二级指标中是增幅最大的。从增长轨迹看,全面共享指数值在2000-2007年变化趋势相对平稳,上升幅度不大,而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降幅,直到2012年才基本回补了之前的下降。通过分析三级指标发现,这主要是政治共享中指数值在这一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导致的。2008-2013年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期,这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工人农民、妇女和少数民族的代表占比相对较低,拖累了政治共享指数,并影响到全面共享乃至共享发展指数的表现。从2013年之后,政治共享指数有了很大提升,加之党的十八大后在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共享指数的增幅有了明显提升。

第三,共建共享指数在过去20年里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指数值从2000年的5.60上升到2019年的10.97,增长了5.37,增幅95.9%。从增长轨迹看,在2007年以前,共建共享指数基本保持稳定,7年仅增长0.36,增幅很小,而在2008年该指数值有一个明显的跃升,从5.96上升到7.61,1年就增长了1.65。通过分析三级指标发现,由于2007-2008年间正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开始起飞的年代,互联网普及率指标在这两年出现大幅提升,助推了共建共享指数的提升。

第四,渐进共享指数在过去20年里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指数值从2000年的6.24上升到2019年的10.93,增长了4.69,增幅75.2%。从增长轨迹看,大多数年份该指数都有小幅上升,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四个年份有小幅下降。通过分析三级指标发现,构成渐进共享指数的3个三级指标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指标在20年间都有相对较大幅度的上升,是推动渐进共享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收入分配指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也是渐进共享指数增幅相对较小的主要拖累因素。

(二)2000-2019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共享发展水平变化趋势

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0年到2019年共享发展指数值的变化情况,从绝对水平看,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关系,经济较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省市,其共享发展指数值也较高,而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共享发展指数值在这两个年份均较低。从相对水平变化看,各地区共享发展指数在20年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发达地区由于共享发展指数基数较高,增幅相对较低,大体增长了60%-70%左右。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指数的基数较低,在这20年间均抓住机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赶超,指数值增长幅度普遍在100%左右,部分西部省份如四川、西藏、陕西、新疆的增幅还超过了100%,使得全国各地区共享发展水平在这20年间呈现收敛态势。

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共享指数值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2000年各地区全民共享指数值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经济强省在2000年的全民共享发展值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20年间,欠发达地区省份在推进全民共享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大有赶超发达地区之势,而上述省市的全民共享指数增幅很小,北京、上海两地的增幅更是微乎其微,使得到了2019年,发达地区省份的全民共享指数相对其他省份已无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全民共享指数中反映农村贫困程度的指标在欠发达地区表现突出,而原本贫困程度较低的发达地区则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发达地区在消除城市贫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表现也不突出,共同拖累了全民共享指数的上升幅度。相比之下,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区充分利用了过去20年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农村贫困程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使得全民共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面共享指数值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年份各地区的全面共享指数差别较小,与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较弱。其中,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市,两个年份的全面共享指数在全国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上海、浙江两个发达地区全面共享水平也相对较高,体现了经济发达程度对共享发展全面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西藏、广西、内蒙古、辽宁等省份的全面共享水平也较为突出,这与这些地区在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共享表现较为突出有关。从增长幅度看,2000年相对落后的河北、安徽、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全面共享指数增长较快,增幅均超过100%,表明这些地区在推进共享发展中较好地贯彻落实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建共享指数值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各地区共建共享指数在两个年份的变化展现出与共享发展指数和其他二级指标指数明显不同的规律。首先,就起始年份2000年的水平来看,发达地区的共建共享指数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而中西部省份普遍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到了2019年,发达地区的共建共享指数实现了快速的赶超,例如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其共建共享指数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相对来说,欠发达地区省份,除了西藏、广西外,其余省份在20年间的共建共享指数提高幅度较慢,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不同。由于发达地区在过去20年普遍发生了从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劳动要素的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有了大幅提高。欠发达地区则在过去20年间普遍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进过程,劳动要素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出现下降。而西藏、新疆等地区在过去20年间经历的产业结构变化则是从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演进历程,因此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也出现上升。此外,发达地区的互联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欠发达地区,也是助推共建共享指数较快提升的重要原因。

对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渐进共享指数值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2000年和2019年两个年份各地区渐进共享指数与经济发达程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并且这种正相关性在不断增强,各地区渐进共享指数值也更加发散。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省份在2019年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在20年间的增幅均在100%左右。相对来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多数省份在20年间渐进共享指数虽有增长,但增幅较低。这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对于更加快速且稳健地推动共享发展进程,确有明显的助力,而欠发达地区在推动共享发展的进程中表现的不够稳健,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相对薄弱的发展基础。

四、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一)中国经济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

1. 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水平在过去20年全面显著提高

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为59.84,在过去20年总体保持持续上升趋势,比2000年提高了76.3%。作为共享发展基本内涵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在2019年的指数值分别为24.00、13.94、10.97、10.93,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54.6%、111.9%、95.9%、75.2%,总体上均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

2. 全民共享水平高于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

从2019年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的4个二级指数来看,全民共享指数显著高于全面共享指数、共建共享指数和渐进共享指数,并且这种二级指数间的相对优势在过去20年期间始终保持,从而表明中国经济的共享发展在成果惠及更广人群这一领域的表现,要优于共享内容更加全面、凝聚力量更加广泛和发展进程更加稳健等几个领域。

3. 发达地区共享发展绝对水平总体高于欠发达地区

从2019年各地区的经济共享发展指数值来看,共享发展水平与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发达地区的共享发展水平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其中,发达地区在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两个领域的发展水平领先欠发达地区的幅度较大。发达地区偏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是其劳动报酬和劳动参与率较高从而共建共享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良好的发展基础也是助力发达地区从容应对市场和社会风险,使其能够平稳快速地推进共享发展的主要原因。

4. 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提升速度总体快于发达地区

从过去20年各地区经济共享发展水平提升速度来看,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指数的增幅明显快于发达地区,各地区的共享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收敛态势。其中,欠发达地区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两个领域指数值的提升速度快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国家反哺力度加大的机遇,有效缩小了发展差距,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的人群,同时基于自身生态、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充分推动了共享发展在更全面的领域实现。

5. 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的共享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分化态势

过去20年间,各地区共享发展指数在全国所处位置总体稳定,但仍有个别省份出现了较大波动,表现出分化态势。从共享发展二级指标看,东部发达地区省份虽然在各领域都总体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共建共享、渐进共享领域表现突出,但由于在农村减贫、缩小内部差距等个别领域改进的空间有限,使得全民共享等部分二级指标的增幅较慢。中部六省共享发展的绝对水平和增长速度均相对落后,各二级指标也缺乏突出表现。西部地区各省虽然共享发展的起点较低,但在过去20年间,各自在不同二级指标领域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亮点,使得很多西部省份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和共建共享指数的增速相对较快。

(二)进一步推进共享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在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共享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现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同步提升。

虽然中国经济共享发展在过去20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就其四个方面的内涵而言,发展并不平衡,全民共享水平明显高于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未来应在继续推动相对贫困帮扶、城乡区域差距缩小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共享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全面发展,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经济建设过程中来,更加彰显劳动的价值,同时要注重共享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2. 发达地区在继续巩固较高的共享发展水平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挖掘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发达地区以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共享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相对来说,在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的某些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应在缩小地区内部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等领域出台新的举措,勇于推进体制改革,以更加包容的心态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的人群,挖掘全民共享水平提升的潜力。此外,发达地区应探索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共享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其他地区在推进全面共享领域方面做出表率。

3. 欠发达地区在继续缩小与发达地区共享发展差距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加快提高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水平

欠发达地区的共享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总体上呈缩小态势,这既有欠发达地区政府和人民在推进共享发展方面自身努力的因素,也有国家近年来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外生推动因素。对于欠发达地区,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是共享发展中的短板领域,未来应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注重保证劳动要素的合理报酬,确保收入分配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提高全社会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稳定性。[参考文献略]

(作者:课题组组长韩保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执笔人邹一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马章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