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赵春萍:用35年孝行树立敬老“标杆”

大众日报记者 杨秀萍

2023-12-07 22:06:5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赵春萍,女,1963年出生,莱阳市谭格庄镇娄里村村民。35年来,她无微不至照顾生病的婆婆和父母,孝顺年迈公公,用爱和毅力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用朴实善良的爱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赵春萍自小就爱学习且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人生难题——六十多岁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而她和弟弟读书也需要用钱。赵春萍在反复思量后决定,放弃高考选择去工作,以便在家里照顾爸妈,供弟弟专心念书。离开学校的赵春萍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幼师的工作,期间有不少人介绍她去青岛干幼师,直言“那边挣得更多,环境也更好。”赵春萍也都因为放不下父母婉言谢绝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赵春萍也只有一个条件——得是本村的孝顺小伙儿。

1988年,赵春萍和丈夫相识结婚,因为婆婆一直患有心脏疾病,婚后便和公婆生活在一起。赵春萍将婆婆当做亲妈一般照顾,即使和丈夫还种着二十多亩的农田、养着黄牛,也一点活都不舍得让老人上手。多年来,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公婆做饭洗衣收拾院落,每天按时提醒婆婆吃药,陪着婆婆适量活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2001年婆婆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四肢水肿,皮肤出现青紫,甚至有时会突然晕厥,赵春萍便坚持给婆婆每天按摩,寸步不离的照顾,直至2006年婆婆去世。

2007年,赵春萍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一年里,父亲身体极速消瘦,赵春萍为了父亲能够多吃点饭补充营养,就把饭弄成糊状以便下咽。父亲经常夜里咳嗽不止、排痰不畅,赵春萍订上闹钟每隔两个小时帮老人翻身拍背吸痰,还学习按摩手法为父亲按摩。赵春萍的父亲在去世前,病情一度加重,在医院里住了四十多天。赵春萍照顾在病床前,每天到点翻身、排痰、喂饭,日复一日,一天不落下,医院没有地方睡觉,困了她就靠在墙边眯一会。

2008年,赵春萍父亲去世后,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同时孝敬母亲和公公两位老人。同年,赵春萍母亲把腿摔断了,只能卧床休养,从喂水喂饭,到揉肩捶背、洗澡擦身,再到大小便的清理,她都毫无怨言的照顾,直到老人完全恢复。2012年末,赵春萍的母亲在家中摔倒引发心肌梗塞,在母亲卧床的几个月里,她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擦身换衣的照顾,从未说过一句怨言,直到2013年母亲去世。

今年,86岁的公公在赵春萍精心的照顾下身体仍十分硬朗。“老爷子现在饭量好得很,经常一碗饭不够,还要再添。”说起公公,赵春萍的眼里有着由衷的笑意。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秀萍 报道)

责任编辑: 从春龙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