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融青小镇”如何留住人?潍坊用“圈内人”思维高点布局

大众日报记者 张鹏 杨国胜 都镇强

2020-06-16 14:44:3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吸纳岛城产业的同时,应对“生产在左,研发在右”状况“融青小镇”如何留住人驶入诸城市林家村镇,“青岛元素”让人目不暇接,“牵手西海岸”“青岛产业园”“西海岸智能装备小镇”等巨大招牌,让人不禁怀疑到了青岛。

林家村镇位于诸城最东端,紧邻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多年来已发展成为诸城对接青岛的“桥头堡”。

6月4日下午五点半,G341国道诸城市林家村镇路段,挂着鲁B牌照的汽车,相继从各家工厂驶出,向东而去。而在位于林家村镇的青岛澳柯玛自动售货机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分公司,几名工作人员下班走出车间,准备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家。

去年年初,澳柯玛自动售货机生产业务整体搬迁到林家村镇,于龙宝等15名管理人员跟了过来。镇上为公司找了一处闲置厂房,公司落地就开工了,生产的移动支付冷藏柜主要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顺丰、伊利等供货,最高时每月生产1000多台。

“公司原来在青岛市崂山区的厂址规划了人才公寓项目,所以只能外出寻觅新厂。”于龙宝告诉记者。恰好,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澳海生物,因受青岛市株洲路片区规划升级影响,已经整体搬迁至林家村镇,顺势把售货机工厂介绍了过来。于龙宝说,公司员工大多居住在西海岸新区,虽然林家村镇路程远了一些,不过与此前到崂山区通勤上班时间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

厂区搬迁到毗邻青岛的乡镇,厂房租金节省了一大块,工资成本也相对低一些。“目前青岛很多企业面临搬迁,选址要综合考虑营商环境和通勤时间等问题。我觉得林家村镇的‘顶格服务’不错,集团旗下一家做冷藏车的公司也有意向搬过来。”于龙宝说,不过小镇也有短板,他们的技术和销售团队还留在青岛,毕竟那里更接近市场前沿,掌握技术和信息更快一些。

小镇的短板,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体现得更明显。2016年10月底,软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林家村镇。该公司以轮胎模具生产为主,与国内外近50家轮胎厂商长期合作。其母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致力于信息化装备、行业应用软件、橡胶新材料的研发与创新。

当初在到处寻找落脚点时,经合作伙伴推荐,软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了镇上。镇上给出厂房,公司重新改造后不到半年就投产了。

“刚落地时,青岛跟过来的员工有120人,现在只剩80人了,离职的大多是因为小镇配套条件不足。”公司人力行政部经理刘斌告诉记者。公司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将员工本地化,并把生产薪资提高了10%以上。如今,公司330余名员工大部分是诸城人。

一线员工好招了,让公司头疼的还有技术型人才难留的问题。“2018年,我们招了12名从事设计与编程的大学生,现在只剩下两个人。为了方便技术人员生活,我们专门在青岛城区租了一间办公室和两套宿舍房,将20人的技术团队从镇上的公司转移到了青岛从事研发和居住。”刘斌说,“生产在左,研发在右”的状况暂时不会变。

为更好地抓住胶东经济圈发展机遇,林家村镇也在积极找不足、补短板。

6月3日上午,记者见到林家村镇常务副镇长王晓萍时,她正在制订青岛企业家座谈会的方案,“我们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流,捕捉新的有意向项目,也希望落地企业指出问题和短板,我们尽快弥补。”王晓萍老家在青岛西海岸,来到林家村镇工作已有12年,她希望老家有更多企业过来创业。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部署后,镇上正在建设“融青会客厅”,将其作为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也方便青岛客商快速找到一站式服务专班。

我们想依托西海岸智能装备小镇,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功能性食品、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构建起更加合理的工业发展新框架。”王晓萍说。

此前拼命外出招商,如今在考虑更合理的产业结构,转变从何而来?原来,“融青战略”已有起色,加之青岛企业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不少客商主动前来洽谈落户。王晓萍介绍,几年的时间,已有20多家来自青岛的企业落地投产。

王晓萍告诉记者,立足打造青岛“菜园子”“果篮子”和生活服务基地,林家村镇确立了在东南部发展林果、中南部发展观光旅游采摘、西南部建设设施农业,北部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抓住产业融合发展契机,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沿国道打造起10公里城镇聚集带,构建特色城镇、新型社区、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潍坊市抢先一步,全市域全方位融入胶东经济圈

用“圈内人”思维高点布局潍坊市高密胶河,是胶莱河的最大支流,也是传统意义上胶东半岛的分界线。频繁的人员往来,让地理界限早已淡化。如今,蜿蜒的胶河犹如蓄力之弓,借势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左右开弓。

距胶东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青岛前湾港、邮轮母港、董家口港均在60分钟车程以内,这让高密有了发展临港经济的设想。胶河两岸被规划为临港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港贸易、综合保税、仓储物流等航空上下游产业和临空支持产业。

高密市把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放新高地的“一号工程”,在强化组织推进、启动规划编制、多向对接争取、启动先行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目前,豪迈集团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星宇新材料产业园等9个省、市重点项目纳入到高密临港经济区,进展顺利。

“6月3日,潍坊市正式印发《潍坊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突出‘一体化’‘一盘棋’,按照先行区率先突破、中心城区示范带动、拓展区联动发展的路径,形成全市域全方位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潍坊市发改委主任、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培灵介绍说,潍坊市将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和青岛都市圈,重点建设高密临港经济区、诸城先进制造业转移配套基地和潍坊滨海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先行探索、率先破题。

潍坊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实践者,早在2007年就与青岛达成了青潍一体化发展的共识,两市在经济、人才、文化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省委、省政府召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后仅两天,潍坊市主要负责同志就率领党政考察团到青岛考察,围绕进一步深化项目推进、企业合作,签署了《青岛—潍坊推进城市全面合作加快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打造融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我们主动服务青岛都市圈建设,支持青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做到省里有要求、青岛有需求、潍坊有行动。全面加强与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错位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对于需要地市协作和大家一起做的事,将全力予以配合推动,全面开创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新篇章。”潍坊市发改委重大项目中心副主任张春禹说。

为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潍坊还成立了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开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旅游、海洋经济、农业农村10个工作专班,负责推进各领域具体工作。

6月10日,潍坊市发改委牵头召开了一次工作专班会议,10个专班工作人员坐在一起沟通交流,建言献策。文化旅游专班副组长宿立军说,最近正在与胶东各市高频率对接,“昨天我们去了日照,推介了一场‘胶东一家亲·邀您来潍坊’的活动,已经去过青岛了,还要再去烟台和威海。潍坊的旅游资源以及民俗与手工业发达,我们希望与青岛等地共享文旅惠民政策,共同推介,合作联动,唱响胶东文旅服务品牌。”对于各地关心的产业话题,工业和信息化专班人员杨希春说,胶东各市可以互补式发展,加入产业链融合,推动优势产业组团式发展,这样有利于巩固龙头企业地位与产业集聚。

“一体化发展就要破除体制、机制和行政藩篱。建议五市摒弃‘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利用‘圈内人’的思维,按照市场化要求,在制定出台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政策文件时,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努力打造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张春禹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杨国胜 都镇强 通讯员 张峰 刘腾 报道)

责任编辑: 赵卫平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