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飘香满山坡

大众日报记者 谭佃贵

2020-07-27 17:34:5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潍坊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落户临朐县,为临朐县奶牛养殖市场带来了活力。其中,位于五井镇莲花山社区黄崖头村的临朐县康泰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量达600多头,日产鲜奶7.4吨,成为伊利乳业奶源供应大户。而康泰奶牛养殖场总经理张萍,却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

“乡村季风”开启了我的养牛之门

就读于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张萍,毕业安置到了临朐县糕点食品厂。工作十年后,刚过而立之年的张萍下岗失业了。

张萍在食品厂工作多年,一时闲赋在家,感觉日子过得很慢。一次在家看电视,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深深地吸引了她:淄博市一家奶牛养殖场,挤奶场面很壮观,而且还有优美的音乐相伴,为的是让牛多产奶。栏目介绍说,奶牛养殖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用人少,投资见效快!

张萍心动了!虽然以前没有干过农业,没有养过牛,但是自己年轻,有信心去养殖奶牛。丈夫杜金平在农业部门工作,了解当前养殖形势,张萍就和杜金平商议着要养奶牛的想法。

家里父母得知后极力反对,并提醒张萍:养奶牛是一件挺辛苦的营生,还存在一定的养殖风险,自己没经验,光靠热情是不行的。但是,杜金平非常支持妻子的想法,给她打气鼓劲,给予信心:“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不是生来就会的。既然闲着在家,倒不如找个事干,我们都是有心人,会把奶牛养好的。”

说干就干,走出去看看人家怎么养奶牛,到外地取经学习——养什么样的品种,怎么喂养,怎么挤奶,一切从头学起。恰巧一朋友在辛寨镇下河村有奶牛场,何不依托资源优势,就近搞一个自己的养牛场呢?

“乡村季风”开启创业养牛之门。于是,张萍决定在辛寨镇下河村创办养牛场。资金是个问题,在这节骨眼上,两口子把城里的一楼房卖掉,筹资30多万元,先期购买了18头奶牛。一边干一边摸索,养殖经验逐渐成熟,又购买了16头奶牛,达到30多头奶牛的规模。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受外地牛奶事件的影响,奶牛养殖遭遇风暴期,让本就脆弱的牛奶市场更经不起风吹雨打,产下的牛奶卖不出去,当地的加工厂消化不了,跑潍坊、淄博等外地市场销售也无济于事,到了越干越赔的地步。

是放弃退出,还是咬牙坚持?退出折本,继续干也是折本,摆在养殖户面前的是两难的抉择。

一方面自己精心喂养奶牛,如同伺候小孩一般,处理掉都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张萍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坚信乌云终将散去,人们健康饮食理念会更加理性,相信牛奶市场会有转机的。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张萍这位从“乡村季风”走出的养殖户,始终不离不弃,坚持下来。康泰奶牛养殖场也通过奶牛品种改良,终于挺过了牛奶市场困难期。

自己的事业,终究要靠自己辛勤耕耘;美好的新生活,靠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2013年,五井镇建立农业示范园,给科学饲养繁殖、扩大养殖规模的张萍带来了机会。张萍和丈夫多方筹资顶住风险挑战,二易其所扩大养殖规模,泰康奶牛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奶牛戴上‘金项链’,科学管理握手上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为科学饲养,加强技能培训,跟上时代科技进步,张萍积极参加国家奶牛产业体系的“奶牛金钥匙工程”培训活动,参加省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掌握奶牛的科学饲养与管理。在转变传统观念上,应用“新牛智能”系统,用手机输入牛耳号、搜索牛档案,就可掌控奶牛养殖情况。

康泰奶牛养殖场,张萍抓好环境、卫生、设备管理等养殖关键环节,办公、生产、生活区域严格管理。办公区质量技术、财务管理、生产奶量调度等岗位职责到位,对服务渠道、牧场重点工作推进,检查人员工作纪录,每天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养殖场5座牛舍里,每一头奶牛的耳朵上都有编号,分别在奶牛脖子上戴上“金项链”——感应计步器。感应计步器与办公微机设备、手机操作进行数据共享。通过感应器统计,对每一头奶牛计步器收集信息行为有了具体提示和健康关注:包括步行、躺卧、走动、站立、进食时间、采食量,建立健康档案,了解到组群中各头奶牛的泌乳天数、发情天数、配种日期、怀孕、最佳授精时机,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和一天两次挤奶量。张萍高兴地说:“牛脖戴上‘金项链’,手机掌控真方便!”

在养殖区,给料车直接开进棚内,沿着中间通道自动撒放饲料,呈现出一条整齐的料线。不一会儿功夫,奶牛穿过栅栏伸出头吃料,同时通过控制颈夹卡住牛的脖子,能够进一步观察进料情况、食量大小,判断身体状况,做好监测应对。牛舍配备风扇、喷淋,夏天以防暑降温。

质量是企业生命之本。张萍在奶牛场把绿色健康放在第一位,十分关注食品安全,诚信经营,不添加任何物质,保证奶品质。按照乳业厂家监管要求,精准施策,以标准规范引领,运用科技手段精准饲喂全过程。

通过规范化养殖,带领贫困群众过上“牛日子

走进黄崖头康泰奶牛养殖场,总经理张萍介绍细化分类:“养牛场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三部分,养殖区有育成牛、青年牛、经产牛之分,生产区有新产牛、高产牛、干奶牛之分,进行规模化养殖。青贮窖、饲料加工车间、标准化挤奶大厅一应俱全,全部采取科学管理,并严格消杀。”

在养殖场管理上,张萍采用不同工种精细分工,高薪聘请兽医师和饲料营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员、兽医、繁育员,扶持带动山区劳动力13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场里购进拖拉机、粉碎机、物料进料机、挤奶机、装载机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年来,张萍顶住风险压力,吃住在奶牛场,每天起早贪黑,面面俱到,全身心铺在奶牛养殖事业中。“养牛以来,每天作息时间‘比鸡起的早,比狗睡的晚’,成了家常便饭,对喂养的奶牛深有感情。”张萍坦言养牛的辛苦和快乐。

现在,康泰奶牛养殖场己发展为投资1500万元,占地100亩,奶牛存栏600多头,每年提供优质生鲜2700吨的现代化养牛场。

一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萍通过养殖场+基地+农户等方式,与附近农场基地合作种植收购全株玉米及糯玉米500亩,在产业扶贫方面为嵩山泉头村贫困户托管养牛40头。张萍说,她要通过规范化养殖,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过上“牛日子”。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养牛事业上,张萍精细科学管理,带动就业帮扶脱贫,在为美好梦想打拼,为幸福生活奋斗着。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吕军 卢相青 李芳 报道)

责任编辑: 赵卫平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