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早期传播及其人物和特点

2021-04-30 17:55: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贺旭辉 宋明霞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引入、传播、接受、发展、创新的渐进扩展过程。中国社会文字记载第一次提到马克思的是华人蔡尔康所撰、西方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的《大同学》的文章,发表在1899年4月在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上,文章提到:“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派,为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者也”。由这里所说“德国之马客偲”,就是指马克思,“主于资本者也”,指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社会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艰辛、不懈追求救国救民的方法,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此过程中,他们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之后,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只进行了政治革命,而没有进行伦理革命。于是,他们决定发动一场新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启发理智,把人民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五四”以前兴起的文化运动,主要指向封建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后,增加了反帝国主义的新内容。五四运动前夕,作为新的社会力量不断成长和壮大的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7年1月,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采取“兼包并容”的方针,并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即迁至北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编辑或主要撰稿人。此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阵地。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李大钊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在中国社会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在社会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于1918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强调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并作出了阐释,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可以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号召青年从事“宣传运动”、“工人运动”。 广东的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于1919年11月至12月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连载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等基本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确切的阐述。杨匏安《马克思主义》的发表几乎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可以说是姊妹篇。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爱国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

青年是时代的生力军,在“南陈北李”即李大钊、陈独秀的的推动下,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达、李汉俊、邓中夏、蔡和森、陈潭秋、陈望道等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人物,也分别经过各种努力,通过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向中国人民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留日学生李达翻译了《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书和文章在国内出版,并在国内撰写发表了《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真理的味道真甜,1920年,进步青年浙江的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被陆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翻译出版并介绍到中国来,到中国社会的工人中去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起来。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 先后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主要由三个类型的人物参加。

第一类人物是文化精神领袖。五四运动以前,在中国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的李大钊、陈独秀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中国社会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由提倡“民主”与“科学” 开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研究并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比较、思考,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界限,并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类人物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有毛泽东(1893—1976年),1893 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13—1918 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秋和1919年,毛泽东两次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与李大钊共同探讨革命之路,追求革命真理。五四运动后,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大联合》一文。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认为,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追逐大同、驱逐富人的做法和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周恩来(1898—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人。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杨匏安、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 看译马克思主义书籍,供自己和他人阅读学习,成了中国留法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类人物是原中国同盟会会员一部分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有董必武等。董必武读了许多关于十月革命的书籍后,逐渐了解俄国革命中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原来与孙中山一起搞革命,董必武指出“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 于是就开始“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吴玉章、林伯渠等也有类似的思想经历。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的。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爱国运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联,通过学习获得认识、理解、普及和提高。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革命的骨干力量。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第二个特点,注重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岀发,学习、研究、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必须结合中国实际。陈独秀认为,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在运用中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这说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中国的先进分子一旦学得马克思主义,就主张运用、发展它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三个特点,强调把现代新文明输送到社会里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该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要求。

李大钊主张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把文人的运动变成劳动工人的运动,号召先进的知识分子去做“开发农村的事”。1919年,他在《青年与农村》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知识阶级忠于民众,是民众的先驱者。他不仅重视工人,而且还重视农民,他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正是在他的指引下,北京大学的邓中夏等人开始到工厂的工人中去进行活动、毛泽东到农村的农民中去进行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早期是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革命先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坚持真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服务劳苦大众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和时代价值,这种精神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夏良才.也谈早期中文刊物中有关《资本论》和马克思译名的记载[J].近代史研究,1979(2).

[2]张军孝.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今传媒》 2020年6期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20-22+29.

[4]彭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教学与研究,1964(1).

[5]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7.

(作者单位:贺旭辉,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宋明霞,枣庄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 曹荣梅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