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蹲点故事|滨州:大柳树下听涛声,九曲黄河入梦来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李剑桥

2020-09-18 06:21:5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每天一早,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小街村85岁的李继河都要骑着三轮车到黄河边看看他的老伙计。“20多年前,黄河发大水,村台被冲毁了,这棵柳树留在了原地,当年只有手腕粗,现在比小孩的腰都粗了。”

老树的身旁,千余株新树茁壮成长,昔日坍圮的村墙屋舍没有了踪迹,黄河回眸处,黄河之星生态园已经落成,一幅靓丽的城市画卷徐徐展现。

1996年,黄河发洪水导致小街旧村台被淹。为规避洪水危险,1997年前后小街村进行了第五次整体搬迁,留下一片废墟,断壁残垣遍地,泥泞的生产路交错。黄河虽给当地民众带来诸多不便,但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宝贵的生态资源。

小街村的旧村台从未被“放弃”。去年10月,在旧村台上,滨城区开工建设黄河之星生态园,借助原有水系、地形、植被,新植大规格、全冠类美国红枫、银杏、榉树等景观乔木1000余株,铺设草皮10万余平方米。今年5月1日,黄河之星生态园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亲近黄河的观光旅游新地标。

滨州黄河之星生态园沿黄景色。

“黄河虽然在滨州穿城而过,但过去只有熟悉滩区小路的人,才能踩着泥,扒开草丛,走到黄河边看看。公园建起来了,市民就有了走近黄河、欣赏黄河的机会和可能,黄河文化才能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滨城区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郭晓民介绍。现如今,从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八路南首出发,沿南外环往东约2公里右拐下坝,继续前行几分钟便能抵达离黄河仅20米的骑行道。

黄河之星生态园之外,“串珠成链,处处皆景“的沿黄风景带正在铺展。当地修建骑行路、车行路40余公里,形成沿黄道路闭环。沿着骑行道一路东行,另一处生态园区十里荷塘也成为市民们休闲放松的场所。“去年以来我们探索了拓展训练、夏令营等多种运营形式,把园区打造集旅行、研学、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十里荷塘研学教育基地,现在我们年接待游客60万人。”滨城区十里荷塘景区经理张敬玮告诉记者。

良好的生态吸引来的不只是远近的游客,高质量的农业项目也纷至沓来。在黄河之星生态园里,203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分外显眼。“白天热,晚上凉,葡萄正上香呢!”滨州河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笑着对记者说,葡萄园落户之前,他考察了四五个地方,但当他看到黄河大坝之下树木喜人的长势,当即决定在此发展。

葡萄园周围,集种植、采摘、观赏、特色民居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创业就业园加速发展。“现在来生态园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我就在村里办起了这个农家乐。”小街村农家乐的老板李青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从五一到现在,开农家乐的收入,比过去种地、出去打工可强太多了。”

从泥泞土路到塑胶跑道,从大坝上的窝棚到新村台上的家,当地依托黄河,实现了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农村环境三大转变,走出了一条既绿色又高效的都市农业“突围之路”。“生态园往南,黄河运动园和黄河农业园也已经在加速建设中。运动园建成后,将与生态园无缝对接,形成沿黄生态旅游的南大门。农业园的落成则将为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引进试验提供展示推广基地。”郭晓民说。

临近正午,李继河告别“树友”启程回家。河岸旁凉风习习,青草香扑鼻。“真是天上地下的变化,过去的土房子土屋现在成了这么漂亮的公园,现在真是最好的时候!”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晓婉 李剑桥 通讯员 李荣新 董高峰 报道)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