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故事】征文‖雪年

2022-01-30 10:45:5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每年春节,华灯初上,当家人团聚,当故友相逢,纷呈的故事便由此上演。

春节会发生哪些故事?

是相亲遭遇奇葩,是和亲戚相见上演一地鸡毛,还是旅途中的异想不到?

又或者是甜蜜的火花,在除夕的夜空绽放;还有那些无法相见的愁绪,在节日里倍加浓郁。

对面的朋友,无论您身在异乡“就地过年”,还是跨越时空的“云过年”,或者围绕父母身边“团圆过年”,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大众日报丰收副刊联合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的“春节故事”征文,请自由展开发挥构思,我们期待看到您不一样的春节故事。

稿件要求:字数不限,有配图和视频更好。

投稿邮箱:liujun0519@126.com

雪年

□刘华中

当洁白无瑕的雪,从天上悄然而至,大别山里的年味,就越来越浓烈了,家家户户灶台上的烟囱,炊烟袅袅中忙碌起来。古老的年,从每一家的灶膛燃起,红红火火的映照了叶家湾,映照了冶溪河畔,还有那被积雪覆盖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群山!

我是腊月二十三从宜城安庆,携妻带子赶回来的。家中古稀之年的老父亲,在电话中一次次的催促:“明天就是二十四了,天气预报说,年前几天里都是暴风雪,你还不回来接祖宗,大雪封山了,你怎么回来,想让你妈和你的祖辈们,在小年里都进不了祠堂,回不了家过年吗?”

小年二十四,是大别山里的刘龙湾最隆重的日子,接祖宗回家过年的古俗,一代一代的,不知道传了多少年。

年近百岁的太爷爷,肯定我回来的消息,是从七岁的儿子远鸷骑着滑板车,找九十岁的老太奶奶要零食吃的时候知道的,他兴冲冲地拄着拐杖,爬上屋前的台阶,到家门口大声地催促着,华中你回来了,赶快和你权叔一起,到祠堂去把桌子摆好了,把祖宗牌位擦拭干净,明天清清爽爽地把祖宗们接回来,一起过大年。

接祖宗回家过年,撰写牌位和聆听祖训,是小年这天里最重要的内容,甚至比年三十祭拜祖先时还要庄重。把当年故去亲人,虔诚的写进族谱,写上祖宗牌位,享受祭拜的责任,已经传承到了我的手里,聆听太爷爷和叔祖父们的“忠孝仁悌 ,耕读商茶”的祖训,让内心浮躁的我,在祖宗面前渐渐清明起来!

雪,在接祖宗回家过年的鞭炮声中,和着百岁太爷爷复述祖训,那昂扬顿挫的声调,果然如期而至,催的年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浓。

二十五打豆腐,妻一早就起来,到邻村九口塘磨坊里,挑着浸泡了一晚的黄豆,磨成了白白的浆,父亲早已烧好了滚沸的水,静待冲浆,太奶奶手把手地教着妻,点卤的诀窍,述说着只有把卤点好了,豆腐才好吃的浅显道理。

年猪的哀鸣,伴着纷纷扬扬的雪,传到了很远很远。年近古稀的叔祖母,踏着风雪进门,见到玩耍的孩子,拉着女儿和儿子的手,说:“今天二十六了,你们赶快把作业写了,跟太奶奶到家里吃肉去,你们的五奶奶快做好了,让我提前上来喊!”

满山满岭的茶树啊,被积雪覆盖着,就像盖了一床床厚厚的被子。转眼就是腊月二十八了,妻和桃姑姑在腊月二十七那天,找邻村的异姓,一家一家的化米,制作成去灾星的烫粑粑,给我消祸去灾,原因是我在今年开车的路上,不小心的,压上了横穿马路的猫。

我端坐在椅子上,须发皆白胜似雪的太爷爷,用化来的米制作成的烫粑粑,给我从头到脚的滚动着,随着烫粑粑的滚动,嘴里无比虔诚地祝福着:“烫粑滚到腰,灾星消;烫粑滚到手,灾星走;烫粑滚到脚,灾星脱”。那虔诚的祝福,从我那走过了两个世纪岁月中的太爷爷,口里娓娓道来,年过不惑的我,不知道是雪迷了眼,还是眼进了雪,突然地模糊了起来,心中为开车无意压了猫,那沉重的阴霾,渐渐地,渐渐地涤荡开来!

计划里的长篇小说《茶事百年》,一如既往地千儿八百字地延续着,大别山里的雪,依旧袅袅婷婷地飞扬着,风景如此独好,今天一定要抽时间把春联写好,明天一早要早早地起来,到祠堂里祭拜列祖列宗。早上吃过大年饭,带着孩子们,到屋后的祖坟山上,给故去先人们上香添土,给祖宗们拜年!

想着我那龙飞凤舞的字,在红红的纸上飞跃着,映衬着洁白无瑕的雪,点缀着火红的年,我偷偷地笑了起来,想着在外工作,归乡过年的叔祖父和叔叔们,看到我那鸡扒的字,摇头感慨着,一年了,华中的字,还是没长进!

我喜笑颜开着,带着孩子们,在满天飞舞的雪里,在炮竹声声中,辞旧迎新着!

我手舞足蹈着,带着孩子们,在阳春白雪中,感慨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如此美好,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未来可期!

我带着孩子们,在欢歌笑语中,深深地祝福着,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强盛,祝福远方的你和家人,在虎年里健健康康,平安喜乐!

责任编辑: 刘君     签审: 于国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