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与“怨别人”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1-03-02 09:58:2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古人非常重视射箭,并形成一整套的礼仪制度,认为从这项活动中,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射箭水平高低,还能观察这个人的品质好不好——

射箭与“怨别人”

  2月2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位于大明湖畔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的山东省尼山书院,举行了一场有奖猜灯谜、射花灯活动,陪伴市民和游客度过了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射花灯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射花灯可看作是射箭的一种娱乐形式,与庄重的射礼相比,更突出参与的乐趣,但文化内涵犹在,大约这也是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射”被列为传统“六艺”之一。古人非常重视射箭,并形成一整套的礼仪制度,主要是认为,从这项活动中,不仅能看出一个人射箭技术高不高,还能观察这个人的品质好不好。
  在古代,掌握射箭技术也是要求男子必备的技能。这当然与现实需要有密切关联。一方面,狩猎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射术精湛,外出打猎时,自然能够获取更多的猎物,让家庭小日子过得更加滋润;另一方面,从大处说,可以参军作战,保家卫国,在战场上能够杀伤更多敌人,在战争中能够为部落或者国家赢得更多利益。
  可以想象,那些射术高超者,无论走到哪里,肯定都闪耀着明星般的光彩,成为大家心中的“爱豆”。这一点从文学作品中即可见一斑,诗词歌赋中赞美射艺娴熟者、描写射箭打猎场景、表现战场上射箭勇士的名篇不可胜数。
  比如《诗经·齐风·猗嗟》,就是赞美一位高大英俊又射术高超的山东美少年的。齐风,是指从齐国地域内收集来的民歌,所以说,诗中的男主角是山东小伙无疑。这是一位多么帅的少年呢?他“颀而长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身材高挑挺拔,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又清澈又明亮。才艺上乘,其“舞则选兮”“仪既成兮”,擅长跳舞,舞姿优美,懂得礼仪,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更重要的是,不仅帅还本领高强,射箭技术极其出色,能够“射则臧兮”“不出正兮”“四失反兮”,也就是说,射箭的姿势漂亮,还能箭箭不落空,连射四支箭都能射到一起。这样的少年才俊,又怎么会让人吝啬赞美之词呢!
  著名学者徐北文、张华松在解读这首诗时说,“《猗嗟》是男方迎亲时,女方唱的赞美新郎的歌。古时结婚行迎亲礼,男方先到女家,要表演射箭的技术,这是原始狩猎生活的遗风。直到隋唐,仍然如此,如唐高祖李渊求婚时,在岳家射孔雀屏风的故事就是。解放前北方诸省结婚,新娘花轿抬到后,先由新郎执弓射之的风俗,也可以上溯到先秦。本诗即饶有兴味地夸耀新郎英武的长相、能舞善射的本领,体现了齐地尚武的精神。”
  宋代苏轼到山东来做官,出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时,还专门展示过自己的射术,并以词把当时的盛况和心境记录下来。这首词也就是脍炙人口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要像孙权一样,亲自挽弓射虎,这是何等意气风发!除了诗、词、文、字、画,苏轼在美食方面也是公认的“大家”,“东坡肉”就是苏轼所创,这道菜因此就以他的名号来命名了。与这些特长相比,苏轼的射箭本领并不太为人熟知。但说“亲射虎,看孙郎”,绝非苏轼夸海口,他是实实在在练习过射箭,而且水平相当高。苏轼跟弟弟苏辙讨论书法时,曾写给苏辙一首诗,在诗中还以自己练习射箭一事打了个比方。于是,兄弟之间有了一段互相唱和的文坛佳话。苏辙看到诗后,欣然和诗一首《闻子瞻习射》。苏轼又回复《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并在诗中颇为得意地写下“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意为自己臂力虽然稍弱,但“百步穿杨”不在话下。可见,苏轼说自己擅射箭,绝对不是吹吹牛皮做做样子,而是有真功夫,有底气的。
  射箭作为一门技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而逐渐落寞。但是,射箭比赛这项活动一直保留并传承下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人们希望从“射”中习“礼”观“礼”,通过练习射箭提升人的涵养,通过射箭比赛去观察人的品行。
  在这方面,史籍中很早就有详细记载。比如,“三礼”之《仪礼》中即有《乡射礼》《大射仪》篇,前者详细记载古代乡间基层举办的射箭大会的各种仪节,后者则记载国君主持射箭比赛的仪节。从这些书中看,对于举办射礼的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参加的人员、不同时段的言谈举止、场地安排、使用的物品等等,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其内容之繁复,操作之庄重严谨,令人咋舌。
  为何对射礼如此重视?“三礼”之《礼记》中的《射义》篇,有明确阐释。该文开篇明义,“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射箭之礼,可以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意义自然非同小可。接下来又说,“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箭时,举止进退要合乎礼的规定,内心端正,站立挺拔,才能把弓箭拿得稳当,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射中靶心。由此观之,德行不端,心术不正,射箭肯定也射不正。射箭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就连国君也要通过射箭选拔人才。
  这种观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还是孔孟等圣贤都这么说。圣贤之言,不由得你不信,不由得你不遵守。《论语·八佾》篇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把这段话翻译为:“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一定是比赛射箭吧。彼此作揖谦让,然后登台比射;射毕,彼此作揖,然后下堂;最后重又上堂,彼此作揖,胜者罚负者饮酒。这样的竞争真是君子之争啊!”杨朝明教授解释说,这段话是孔子对乡射之礼的论述,“对于乡射,孔子重视射礼内涵的贯彻与体现,并以此敦促射者反身修己、谦和礼让”“以养成弟子之君子人格”。
  在《礼记·射义》篇和《孔子家语·观乡射》篇中,都有关于孔子与弟子演练乡射礼及孔子对于射箭评论的记载,二者内容大致相同。对演练时场景的描述是“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可见当时的盛况。“观者如堵”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而孔子对于射箭意义的解读是,“射之以乐也。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能够和着音乐的节奏把箭射出,而又能命中靶心的,大概只有贤德之人才能做到吧!
  对于孔子的这个观点,孟子是非常赞同的。《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孟子的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什么样的人才是仁者?孟子认为,和射箭是一个道理。射箭的人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身心,引弓拉弦,把箭射出去,如果射不中,不会埋怨战胜自己的人,而是要先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这也是仁者所需具备的美德。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不要急着埋怨别人,或者不负责任的诿过于人;看到别人成绩超过自己,也不要让嫉妒或者埋怨冲昏了头脑,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反思一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多考虑一下能从别人那里学习什么。所以就连朱熹为这句话做注时,也只简单写了几个字,“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朱熹认为,这个道理很清楚,很明白,无须再多说了。
  如今,早已不用通过射箭来选拔人才了。我们举行射箭比赛或者射花灯等类似活动,体验乐趣的同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品味思考一下射箭的文化内涵。如果真能够有所启发,凡事做到先“反求诸己”,人生的格局和境界会大不一样。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