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技术的通灵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文珏

2021-03-25 08:06: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阿凡达》内地重映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二刷三刷只为十年怀旧,有人第一次在影院看IMAX为了致敬,而对于大多数走入影院的人来说,被剧透过的故事、看过的故事,仍然在银幕上放射着灼人的热度。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

2009年底,《阿凡达》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技术革命,它把电影的表达体系彻底而绝对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步,一迈就是11年,依然没有被更高级者翻越。3D虚拟立体摄影、真人表情捕捉……很多人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才知道了IMAX。而《阿凡达》上映后,很多西方电影人甚至断言:“未来电影都将是这种像动画片的电影”。它的表达几乎没有极限,梦境自由。

卡梅隆设计的潘多拉星球,纳威族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贪婪欲望的映衬下成为真正的乌托邦。电影上映以来,这个故事开放包容,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成各种思维意象,包括环保主义、现代文明对于原始生存的巧取豪夺等等。

就故事本质来说,《阿凡达》传递的思考说不上有突破性,是卡梅隆置身主流意识形态触发的某种西式文化反思。人们从故事里感受到和《与狼共舞》相似的精神内核,也不意外——对于现代体制、现代科技带来的欲望和暴力的衍生品,人们感到了清晰结实的痛苦。但如何走出痛苦,却并不是简单的新旧对比、对抗,乃至最后浪漫主义结局所能给出的答案。

这不是个伟大的故事,但《阿凡达》却依然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极致的电影技术语言,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电影功能——造梦。这个梦浩瀚而自由,可以说,技术帮助卡梅隆把思想从局部扩展到全体,从一个故事升级为寓言,由形化意。它注定比反思欧洲文明向新世界迁徙史的野蛮血腥更广阔,也更能坦诚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之悲,从而触动世界上更多人的大脑与情感,无远弗届。

11年后,卡梅隆带来的技术我们已在许多大片中看到。它的冲击感下降了,但它仍然能稳稳地将观众再次送入那个蓝色星球。坐在影院,蔚蓝晶莹剔透,天空如悬海,光影玲珑。人的失重感、飞翔感、立体的触感,从大屏幕直接灌注成真实沉浸。而它试图传递的美与自由,温柔与旷达,依然深深触动。作为造梦的工具,卡梅隆手中的技术已近通灵。

技术,也最终实现了思想的图像化。人类对于无障碍沟通的渴望,化作纳威人轻轻的一触,万物花开,万灵通透。而那句著名的I see you(我看见了你),在马斯克送来“人脑机”雏形的今天,绵延出新的遐想——当沟通与接收没有任何误解、隔阂,不同文明之间、人与人之间,就能够畅通无阻抵达理想世界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卡神在描绘古老理想之梦的同时,无意中也破碎了这个梦想,令人神往而悲伤。对应当下的人们来说,当人们越接近现代化,也愈加发现现代化的局限性,古老与自然没有解药,乌托邦却依然是天边的云。

实际上在2009年还出产了另一部非常值得一提的科幻片——《第九区》。如果说《阿凡达》有卡神对现实思考后表达的浪漫主义,《第九区》则是彻头彻尾对现实的参照。被圈禁在南非的“难民外星人”与人类在善恶的天平上平起平坐,没有哪一方纯良无辜。人类对待他者生命的天然狭隘、自私,在外星人这面“照妖镜”下败絮尽显,双方的缠斗、人心的罪恶,让故事充满纪录片式的丑陋真实。这部影片当年在《阿凡达》前上映,以3000万美元成本席卷了2亿美元票房,跻身“影迷最希望看到续集影片”的三甲。2009年的科幻院线,仿佛《红楼梦》里联诗斗才华的夜晚,到处是想象力的尺幅千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文珏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