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运河》:山东运河城市及运河世界遗产点走笔

2020-10-19 10:26:2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周文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在中国35个运河城市中,山东占5个。在中国大运河58个世界遗产点中,山东有15个。《诗咏运河》一书是我用中国传统诗词来逐一描写 “中国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 “世界遗产运河(共6条)”的专题诗集。现将其中有关山东运河城市及其运河世界遗产点的诗词辑录于此,请读者指教。

1/ 七律•德州

奔泻黄河造陌阡,高岗洼地杂坡田。

东方智慧传千古,太守碑书醉万贤。

擂鼓锤锤天际响,抬杠步步树头颠。

扒鸡未见涎先涌,三宝之州魂梦牵。

德州,历史上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东方,即东方朔(前161——93),德州陵城区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诙谐多智,言词敏捷,被誉为“智圣”。公元753年,颜真卿出任平原郡(今德州陵城区)太守,书“东方先生画赞碑”,俗称颜子碑。武城架鼓,亦称家鼓,明清时期开始用于配合“抬花杠”,即保障百姓风调雨顺的“三仙姑”出驾活动,又称“驾鼓”。德州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被称为德州三宝。

2/ 七律•聊城

江北天公造水城,河湖巧缀百图生。

景阳冈拜武松庙,光岳楼看馆驿旌。

博览运河文化远,闲闻清阁典藏精。

大军越堑冲南渡,旧址流连觅号声。

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明清时期借助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聊城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现建有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被誉为“江北水城”,河流湖泊众多,市区环抱的东昌湖是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北宋东昌古城就坐落在湖中,古城里有一条馆驿街。光岳楼,是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的木构楼阁。海源阁是清代四大藏书阁之一。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大军南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渡河指挥部设在聊城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村,旧址即指此。号声,指大军南渡的军号声。

3/ 江城子•泰安

坐收东岳柱天穹,望山冲,沐仙风。国泰民安,春意满城中。宾客纷来朝岱庙,奔绝顶,欲为峰。    

深闻桃木溢香浓,吐云松,捧茶盅。墨玉摩挲,品味敢当功。华夏子孙钟爱处,精神气,意千重。

泰安,寓意“国泰民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位于东岳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泰山海拔1532.7米,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泰山极顶玉皇殿,殿前对联传为林则徐所作:“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岱庙,俗称东岳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泰山桃木、泰山香烟、泰山墨玉石敢当、泰山茶被称为泰安四宝,“深闻……敢当功”即描写这四宝。

4/ 七律•济宁

圣人故里傲春秋,孔孟真言统九州。

家府终年朝拜客,庙堂四季敬香流。

身穷但得常三省,居陋何须总百忧。

公主和亲边塞稳,珠峰飞雪献歌讴。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儒家文化、水浒文化的发祥地。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还有文成公主皆出生于此。著名的孔府、孔庙、孔林,坐落在济宁曲阜市,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三省,指曾子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拉萨,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松赞干布专门为她修筑布达拉宫,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

5/ 七律•枣庄

名缘枣树遍村庄,唐宋开端史话长。

轨道威扬游击队,台儿血战铁衣郎。

方闻抱犊心飞崮,又赏吟诗意绕梁。

一任平湖风浪起,初衷既定不偏航。

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铁道游击队、台儿庄战役,都是发生在枣庄的抗日战争的著名故事。崮,即四周陡峭、上顶较平的山;传说汉代山下住着一姓王的老汉,无法忍受官吏的苛捐杂税,就抱着一只牛犊上崮顶,搭舍开荒,艰苦度日,后人改此山为抱犊崮。又赏吟诗,指参观贺敬之文学纪念馆。平湖,指枣庄境内的湖泊。

6/ 七绝•临清运河钞关

青瓦灰墙驻税关,月收万两喜龙颜。

横征国库钱钞长,难挽王朝颓势还。

临清运河钞关,创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万历年间年征收税银83000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钞关课税额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临清运河钞关现存有仪门、南北穿厅、公堂等80余间古建筑,是大运河沿线现存唯一的钞关旧址。

7/ 七绝•阳谷古闸群

(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

元朝古闸贵成群,燕翅居中对称分。

竖直横平青石上,无名工匠入碑文。

会通河阳谷段现存四处节制闸,均建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为青石砌筑而成,耐冲击,坚固异常,石刻工艺精湛,但工匠们的名字已无从得知,这些石刻便是纪念他们的碑文。船闸管理曾有一套严格的办法,闸有闸官,另有闸夫多名;蓄水开闸,泄水放漕;上启下闭,下启上闭,船出而水不大泄;先放粮船,后放民船。

8/ 一叶落•汶上南旺枢纽

水脊口,安枢纽,坝拦汶水济河斗。闸群串玉珠,奇如仙人扣。仙人扣,百舸平流走。

济宁段是整条大运河中地势最高的一段,人称“水脊”,如何让水往高处流便成了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明代工部尚书宋礼接受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于明永乐九年(1411)修建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原理是:利用汶水地势比运河高的优势,在东平建戴村坝分水,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在南旺处入会通河,形成分水口;在分水口下游设置柳林闸,常关柳林闸,会通河就能蓄水;在上游设十里闸,常开十里闸,会通河北段便有充足水量;在柳林闸下游设寺前鋪闸,以辅助调节水量;在小汶河和会通河边挖南旺湖以及马踏湖等“水柜”,修徐建口斗门和邢通斗门,如汛期水位上涨过快,可放水入“水柜”,调节水位,并使周围农田得到灌溉。就这样,枢纽利用7个梯级船闸逐级提水,保障了大运河500年间的畅通无阻。南旺工程被水利家认为可以与都江堰相媲美。

9/七绝•东平戴村坝

横断汶河截水流,充盈航道过漕舟,

镶连垒石无丝缝,风雨如磐万事休。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是南旺枢纽的最重要的工程。明永乐九年修建,此后不断加固修建,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整个大坝为石结构,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雄伟壮观。大坝横截大汶河,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

10/ 七绝•汶上邢通斗门和徐建口斗门

斗门开合水流平,呵护航船顺畅行。

河似烟消无觅处,唯留闸体诉明清。

为削减河道流量,明代中期利用运河两岸的洼地,在山东南旺分水口附近建立多个湖泊,并建设斗门与运河连通,以调节运河水量,陆续形成了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等“水柜”。邢通斗门是运河与南旺西湖的减水闸,徐建口斗门是连接小汶河和马踏湖的通道。它们既减轻了小汶河下游汛期的洪涝灾害,又使枯水季节的运河航行不致中断。现仅存闸基和部分闸体。

11/ 七绝•汶上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

莫非星宿落凡尘,巧缀河沿若水神。

耗尽清能无忿怨,初心不减伴今人。

十里闸与柳林闸,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分别位于汶上县南旺分水口南北5里处。两闸协同工作,按照南北两侧的水利条件实施相应的开闭操作,确保供水实现定向定量控制。寺前铺闸位于柳林闸以南的河道上,是清代建立的辅助闸门。现均已闸改桥,闸基等石制部分均保存完好。

12/ 七绝•南旺分水龙王庙

红墙绿瓦翘飞檐,风动铎鸣万姓瞻。

分水龙王功自在,绵延香火映龛帘。

分水龙王庙,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清多次扩建,是为纪念明朝工部尚书宋礼、农民水利专家白英而修建。分水龙王庙在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运河畅通之时,凡过往商贾游船、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无不在此停棹游览,就连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在此驻跸。

13/七绝•汶上运河砖砌河堤

一层条石九层砖,错缝平铺咬合连。

水有凶横人有智,循从天道奏和弦。

汶上运河砖砌河堤,位于南旺分水口以南3公里左右,建造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世纪末),是南旺枢纽附属堤岸设施之一。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河堤长约400余米,宽7米,用青砖和条石构筑,上铺一层条石,中间砌九层青砖,平砌错缝,下筑七层条石为基。在本段河堤的东端清理出一处石台阶登岸口,用11层条石错缝平砌。此段运河点遗址的发掘,对了解明代运河河堤结构、形质、材料等有重要意义。

14/ 十六字令•微山县利建闸

闸,占卜得名定地旮。南阳镇,由此誉天涯。

利建闸,位于微山县南阳镇建闸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6世纪)。明嘉靖四十三年,黄河又一次决溢,元运河被废。为保证大运河畅通,必须开凿新河。新河从南阳起至留城约70余里,按照设计,须在南阳下15里修建第一闸。因修闸处水深泉溢,久汲不干,无法施工。济宁知州胡尚志用占卜方式确定闸址,占得“利建”,闸便称“利建闸”。这是明清两代会通河上重要的节制闸。现存石质闸座,基本完整,呈八字形,条石砌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联盟组织(WCCO)顾问)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