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最新长篇力作《太阳是一颗种子》面世

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2023-12-02 19:09:3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讲述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再现共和国建设传奇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这部作品将一个历史深处的可可托海,从共和国建设史中打捞出来,再现了可可托海人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作者丰收是当代非虚构写作领域的重要作家。自2020年始,他抢救性地走访了可可托海的创业者和奋斗者,从数百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整理出一批珍贵的口述史,记述并再现了建设者们胸怀信仰、血脉相传、建功立业的真实故事,呈现出一段厚重、珍贵的国家记忆。

可可托海,美丽风景下的百年沧桑

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位居西北边疆的可可托海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今天的可可托海,以优美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等成为国家5A级景区。在它美丽景观的另一面,这里还是世界闻名的“地质矿产博物馆”。世界已知的矿种有140种,这里占了86种,尤其是在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发现的7种稀有元素,填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空白。

作家丰收这部著作,并非书写其矿脉构成,而是让可可托海尘封在历史中的辉煌沧桑呈现出来。在可可托海,采矿起自清朝;至民国时期,苏联取得了优先勘探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成立,1955年矿区归由中方全面经营。历史震撼的一幕也在此时展开,在国家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可可托海三号矿以其出产的矿产品,在为国家偿还苏联债务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也因此被称为“功勋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由这里出产的大量锂、铍、钽、铌等稀有金属,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国防科工委曾给可可托海题赠“为国分忧”四个大字。

本书中,作者丰收首次详细地讲述了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梳理了半个多世纪的矿业开采的发展历程及其苦难辉煌。一群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如纪念碑,在字里行间树立起来。

那心中的太阳,是我们的信仰

《太阳是一颗种子》收录了一百多位亲历者的口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又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以第一手珍贵史料再现了那段罕为人知的燃情岁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民族,却如亲兄弟一般聚在一起,肩起国之大任。

可可托海的地理位置,使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一年四季,冬季占了近半年时间,最低气温可达-57℃。这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建设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更加艰难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不发达,开矿、运石、提炼有色金属、建水电站等,缺少相应的生产工具,使用设备落后,几乎所有的开凿、建设都是以人力为主。在最简陋最艰难的条件下,可可托海人硬是提前完成了“保出口大会战”,在冬天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地上建起了海子口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位于地下136米深处,从开始勘探到全部机组投入使用,耗时20年。可可托海的建设者就这样一代代地走下来,信仰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里有“矿一代”“矿二代”……这里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科技人才。

在可可托海,所有的工作都是极其辛苦、极其危险的。但可可托海人无私奉献,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哈萨克族工人加潘·哈不都拉太被称为雪地雄鹰,是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他一个人一年能干其他人三年干的活,能像山羊一样攀附在悬崖峭壁上开采矿石;来自山东的三十位援疆姑娘,如今大部分已不在人世,她们被称为“可可托海的姑奶奶”,学校、矿场、医院等各个领域都留有她们的印记;孙传尧、张经生、肖柏杨等,他们是从各个大学毕业援疆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此历练成长,最终成为国之栋梁。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建设者,他们都被称作“可可托海人”,他们终生奉献给可可托海,从未有过遗憾。

口述体,清晰呈现那一代人的眉目

丰收是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作家。作为新疆建设兵团的兵团二代,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在关注新疆的历史与文化,书写新疆的沧桑巨变。他以纪实作品系列见长,善于走入历史深处,打捞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碎片,在时代与命运、个人与家国关系的探索中,呈现出新疆发展在中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无论是《镇边将军张仲瀚》《王震和我们》《铸剑为犁》《来自兵团的内部报告》,还是获得鲁奖的《西长城》,无不体现出他的这种写作追求。

本书延续了他的新疆写作,几经取舍,选择了口述和叙事结合的方式,既在叙述中体现出史家的严谨、客观,以及他对历史材料的把握能力,又在口述中呈现出那一代人清晰的姿影、心灵的秘密。这其中既有对国家史、地方史的重建,也是对数万可可托海人人生轨迹的历史再现。一如作者在书中后记所言,“此著记录、书写的是一众追梦祖国复兴、聚集可可托海和伊犁河谷的人及与他们紧紧相关的事。追梦者心中种下了一颗太阳的种子——信仰,为梦想支付青春、健康,甚至生命,成就关系国家命运的千秋大业。”

内容简介:

可可托海有个世界最大的矿坑,富含世界级的宝石矿藏。本书首次全面而深入地揭开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艰辛采矿史,讲诉特殊年代的国家记忆。

他们是牧羊人,是学生,是工程师,是爆破员,是选矿员,是医生,是教师,是家属……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成就了共和国建设史上的宝藏人生。

第一手珍贵史料,一百多位亲历者口述纪实,再现那段罕为人知的燃情岁月。

作者简介:

丰收,原名酆玉生。河南夏邑人。198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主席,新疆作协副主席。著有报告文学《中国西部大监狱》《梦幻的白云》《西上天山的女人》《绿太阳》《镇边将军张仲瀚》《王震和我们》《铸剑为犁》《来自兵团的内部报告》《西长城》,散文《童话青格里》《可克达拉之约》,小说《骆驼峰》等。《王震和我们》获徐迟报告文学奖,《镇边将军张仲瀚》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天山文艺奖,撰写电视系列片《最后的荒原》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西长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