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硬核”促就业

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栗晟皓

2020-03-28 14:03:04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上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让今年的就业形势格外严峻。受疫情影响,很多单位推迟了招聘计划,就业招聘活动难以持续开展,有工作意向的毕业生,也面临着无法按时完成就业手续等问题。面对多重困境,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未雨绸缪、集智聚力,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把今年就业工作当作一次“大考”,多举措、多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不漏掉每一名求职学生。

迎难而上,直面“最难就业季”

疫情之下,“不能出门,不能见面,不能实习”,让今年学校5299名毕业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常规求职渠道被暂时关闭,对于学校而言,这个就业季不仅仅只是被推迟,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与学生诉求。孙云龙是动漫专业毕业生,因为疫情,在家呆了整整两个月,尽管已经通过了公司测试,取得了实习资格,但毕业与求职的焦虑,让他无法安心等待,为了尽快适应南方工作生活习惯,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到南方,跨越了1700公里,让他深深感到求职的不易,时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这样的漫长,他期望着疫情早点结束。

和孙云龙同班的苏琳雅,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在校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在不断投递简历中,每天坚持看一些专业书籍,准备着简历和作品集,在回应的几家公司里,她选择了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在疫情时期,进行线上办公,为国家电网制作插画海报等一些插画项目,“担心形势不好,影响到签约,失落的情绪有时会有,更多时间还是自我调节,做好自己”。

尽管有一些焦虑与不安,也有选择与等待,但在看不见的背后,更多的是努力和坚持。在疫情背后,持续不懈努力,让希望始终陪伴在日职学子求职过程。宁双是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疫情发生以来,对酒店行业冲击较大,一度让她非常着急,每天电话不断,为2020届毕业生答疑解惑,与8家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几乎全天候保持联系和沟通,尽量做到让学生原地就业的同时,通过线上平台继续联系了其他20多家企业参与学校网上招聘,第一时间把招聘信息推送到每一个学生那里,在没有复工的时间,帮助学生做好万豪、青岛红树林、希尔顿等一些有意向企业的面试流程。

有的毕业生早已确定了实习单位,但是因为疫情,什么时候能够去上班还没有接到通知,没有签约,只能在家等。一些毕业生既是求职者,也成为逆行者。在老师的推荐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刘乾祥,就与山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公司达成实习意向,知道公司紧急复工、急需人员后,从老家甘肃直接赶往山东,主动担任起公司办公区及生活区消毒,为工程复工创造条件,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线上招聘,助力“空中就业季”

由线上线下相结合,到完全转到线上招聘,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已不仅仅是学生求职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能够尽快学会各种网络手段,网上就业指导必须更精准,求职心理疏导要更贴心,还要叮嘱学生防止网络上当受骗,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掌握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际困难,学校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了专门调查,进行信息跟踪,将政策、方案、提醒全方位传播到每一位毕业生那里。近期,学校一封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邀请函如期发送到了用人单位那里,260余家企业将为毕业生提供15000个工作岗位。

空中就业,既有学校的宏观指导,也有教师的细致辅导。疫情一开始,会计学院的李海涛老师就利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主动开展线上就业心理辅导,针对学生产生的就业焦虑和各种复杂心态,通过QQ、微信以及热线电话等方式进行解忧答疑。在就业老师的帮助下,会计专业毕业生成晓宇, 目前在一家商贸公司做实习会计,“家里人还是有些担忧,好在学校这边让我很有信心,每天就是线上查阅信息,在各个招聘网站平台上不停地看”。学校就业网站为她提供了很多招聘信息,经过筛选,她最近已就职于日照一家商贸公司。“每天都会收到就业辅导员的信息,除了特别关注我们的安全,更多是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策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赵慧宇,通过老师连线搭桥,成功与企业达成用人意向,现在他已成为鲁桥建设公司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第五标段三分部测量室的一名测量员。

在此次疫情中,学校构建的“空中”立体化动态招聘信息平台发挥了作用,为毕业生提供了10000多个就业岗位,发送出15000多条招聘信息。机电工程学院在疫情期间,举办了“云端”招聘会, 37家企业参会,为学生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近200名学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疫情期间,学校合作企业一直持续不断开展线上招聘,北京环球度假区为56名毕业生建档立卡,山东临工、山东豪迈、蓝海集团等企业实施网上报名、网上面试、网上签约。近日,鲁南制药集团给学校传来喜报,禚昌峰、王法刚等41名毕业生因工作出色、成绩突出获鲁南制药集团2019年度表彰,学校毕业生王月平荣获了集团“特级功勋”奖励,此时的奖励,彰显了学校校企育人实效,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当好“娘家人”,呈现“温暖就业季”

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成为毕业生的“主心骨”和“娘家人”,哪怕一时遇到困难,也能让毕业生心安。学校和各学院关心关爱到每一位毕业生,以“一人一策”、定向辅导等方式加强个性化指导,全员就业不是一句空话,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疫情下的日职温度和热度。安佰英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班班主任,学生的就业成为她疫情期间的头等大事,有时吃饭时都在关注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班里的辛凯因为疫情对就业担心不已,她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进行视频沟通,帮助他积极联系企业,最终辛凯与宁波市一家汽车公司签订了实习协议,目前已经复工。班里共有48名同学,其中 39名已经顺利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

培养过硬的本领,是学校不断输出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所在,也是学生就业的最大竞争力。“我不担心,经过三年学习,让我学会了面对困境如何想办法克服。”宋旭是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他根据老师的建议,提前考取了民航局颁发的“多旋翼视距内驾驶员第Ⅲ类”无人机驾驶执照,在疫情期间,就业老师根据他的技术特长,在线上为他联系到了济南市大疆无人机公司,熟练掌握无人机的性能,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自信。因为老师们的温暖付出,让更多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日职学子的风采。学前教育专业的许文君在疫情期间,成为了临沂市区直幼儿园的一名老师,代表全班对学校三年的培养表达了感谢,全班34人,除6人准备专升本考试外,28人全部落实了工作单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赵慧宇,通过老师连线搭桥,已成为鲁桥建设公司项目部的一名测量员,一通车他就克服困难,来到项目部报到,专心投入实习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是他最大的动力。

天气不会总有阴雨,阳光终将穿透云层。疫情终究会过去,这场事关所有毕业生的压力考试,考验着全校上下共同的智慧和付出,但我们深知,有一种精神是卓越,她一直伴随着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有一种力量叫日职,从1990年首届毕业生到今天,学校培养的8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正扎根在祖国各个角落贡献力量。(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栗晟皓 通讯员 孙立伟 报道)

责任编辑: 栗晟皓     签审: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