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对话”征文展播|老姜们的“战位”

2021-02-18 11:33:1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曲京溪

二O二O年四月八日早晨,暖阳高照,春风和煦。老姜正在指挥队员们冲刷莱州路,电话响了起来:“老姜,别忘了八点去医院查体,记住,是八点!”电话是他妻子打来的。

“好,放心吧,忘不了,我这就去!”老姜收起电话,又指挥着车辆接着冲洗府前东街。这个路段路面狭窄,为保证冲洗作业安全,老姜不敢大意,小心指挥车辆作业,直到十点多钟,府前东街冲洗干净了,他才赶去医院查体。

检查结果,老姜胃里长了息肉,医生给他做了息肉切除手术。住院三天,老姜在病床上还指挥队里的工作。出院后没休息一天,接着就上了班。环卫中心的负责人说:”老姜简直是拼了!”

老姜叫姜立科,今年五十五岁,已经有二十多年党龄。他从国营单位下岗后,当了一名城市保洁工,由于模范带头作用好,四年前担任了莱州市环卫中心机械清扫队队长,带领队员们为打赢环保攻坚战豁出命地干。

二O一八年盛夏,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进入关键阶段。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暗访组反馈暗访意见时,指出位于南关水产市场的河南街卫生不符合标准,要求整改。任务落到了他们机械清扫队身上。老姜知道这是块难啃的“骨头”。但他不说困难,不提年迈的父亲正在住院,带着队员们冲上去了。凌晨两点,灯火点点,人流稀少,他们趁这个节骨眼加班冲洗道路。他一边指挥,一边开车清扫市区道路,每次下班后,连内裤都被汗水湿透了。拼搏了一个星期,河南街的卫生终于达到了验收标准。

一天,太阳格外毒,他们上午冲洗莱州北路立交桥匝道,顶着烈日,冒着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高温,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半。回到单位,每人吃了桶方便面,困得连眼都睁不开,下午两点,又去云峰家世界,清刷积水点的淤泥。天上火烤,地上气蒸,驾驶室里像蒸笼。队员们团结一心,坚持把云峰家世界的淤泥全部冲洗干净。

又是一场秋雨来袭,他们早晨五点开始冲刷东苑路幸福里,一直干到下午五点。临下班时,环卫中心接到通知,第二天有人参观垃圾压缩站。老姜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工作,一鼓作气干到傍晚七点才下班。日落西山,晚霞映天,他累得浑身像是散了架似的,双臂酸痛难忍,回到家,连饭也没吃,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

妻子心疼老姜,说:“你都这个岁数的人了,还这么干,真是不要命了。”

老姜对妻子说:“没事的,我身体壮着呢!我是党员,关键的时候,就得起到带头作用。”

老姜接着说,“我干得这点活,比我父亲当年可差得太远了!”

老姜的父亲姜宝盛,已经九十三岁了。十二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三个自然村的儿童团长。一九四四年秋,他刚满十五岁就正式参了军,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他参加过十几次战斗。

小时候,老姜最爱听父亲讲他和战友们的战斗故事。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在解放军攻击莱阳县城期间,国民党军抽调八个旅的兵力,分前后梯队由青岛驰援。我军十三纵队在第九纵队的配合下,节节阻击。十四日,父亲所在部队,在青岛崂山设伏阻击增援敌军,给敌军以重创。时任排长的父亲,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冲在最前沿,突然,他发现山坳里,有一地堡,遂拿起一颗手榴弹,向地堡投去,“轰”地一声,地堡被炸开一个大洞。父亲向敌人喊话:

“弟兄们,你们已被包围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赶快出来投降吧!”

此时,地堡里的敌人乱作一团,无望地叫喊:“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投降就放下武器,把两手举起来,拍着巴掌出来。”父亲继续向敌人喊话。敌人像是听话的孩子,一个一个地拍着手,从地堡走出来,乖乖地当了俘虏。

后来,父亲所在部队又辗转莱阳,连续作战,围歼小股敌人,在解放姜各庄战斗中,父亲率领战士向北出击,敌人的一发炮弹呼啸着落了下来,“卧倒!”父亲大喊一声,大部分战士都卧倒了,见一个十七八岁的“解放”战士还站着不动,就迅速扑向战士。炮弹炸响了,战士们都安然无恙,只有父亲左肩受了重伤,耳朵被震聋了,被评定为二等乙级残疾军人。一九四八年,父亲戴着两枚二等功奖章回乡务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

“共产党员就要干什么想什么。当兵,就得不怕死,冲锋在前;受伤不适应部队工作啦,就回乡带领群众种好地、多打粮食。”

姜立科把父亲的教诲铭记心里,并付诸于工作中。今年春节期间,他干到腊月三十下午五点。正月初一吃过饺子,给父亲拜过年,七点又踏上了工作岗位。

五十五岁的老姜,没有给九十三岁的老姜丢脸。

(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链接:

长图|“跨越百年的对话”主题征文大赛征集令

责任编辑: 蔡继钗 吴永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