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对话”征文展播|高中班主任与一张泛黄的报纸

2021-02-22 13:51:0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庞洪锋

我念高中时,班主任是崔老师。那年,他刚从曲阜师大毕业。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崔老师教我们语文。他的板书工整,潇洒,好看极了。擦黑板,我们都不舍得擦掉。他讲课,我那爱打瞌睡的同桌“赵一盹”也有了精气神。崔老师和我们一块掏厕所,一块给菜地浇水,他常和同学们聊天,从不端老师架子。

学校第一次上报入党发展对象,有崔老师和另一位老师。结果,上级批准了另一位老师,没有批准崔老师。崔老师朝气依旧,热情不减。

那回,我去崔老师办公室交作业,瞅见桌上有张变了颜色的旧报纸,凑上去看,是《大众日报》。报呈土黄色,折叠着,细瞧日期,咋?竟是好多年前的。我好奇的多瞥了几眼,看到两个人名:一位王尽美、一位邓恩铭。

这时,崔老师从那摞作业本上抬起头来,冲我一笑。我问:“崔老师,这旧报纸你还留着?”崔老师点点头说:“报纸虽旧,内容却常读常新呢。”我露出不解的神情。

崔老师说:“在我到大学报到的头天晚上,母亲帮我收拾行李,父亲从墙上的旧军用挎包里,掏出一个大信封,信封里就是这张《大众日报》。父亲说:‘孩子,这张报纸里,详尽介绍了党的一大代表,我们山东的两位先辈,王尽美和邓恩铭。我一直保存着,现在把它交给你。’我当时不以为然,便随手塞进我的行李卷里。父亲瞧了母亲一眼,不易觉察地轻轻笑了。”

崔老师告诉我,父亲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样。父亲打过老蒋,负过伤,谢绝组织照顾,回乡务农。回村后,教孩子们学文化。坚决不要村里给的报酬,说他有抚恤金。有人说父亲傻,开始我也这样认为,父亲说,他比牺牲了的战友已赚大便宜了。崔老师说:“我也是慢慢才理解了父亲的心思的。”

学校第二次上报了入党发展对象,包括崔老师和另一位老师,这次又是批准另一位老师,没批准崔老师。我们眼里的崔老师,依然精神饱满,劲头儿十足。讲课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抑扬洪亮。

如是者三。

我曾斗胆问过我的父亲:“这上级也太不够水平了吧?崔老师早就够党员条件了,咋就把人家关在大门外头呢?”父亲看看我批评道:“不了解情况,别乱发议论。”我不靠谱的话,父亲这次对我却没有动怒。父亲那时在我们学校驻地的乡党委做事,学校上报入党手续要通过乡党委。

高中没毕业,我当兵去了部队,离开了学校。

我退役后,在一家国企做事,崔老师听说我考上了当地夜大念中文,还特意给我邮来一套《中国古代文学史》。后来知道,崔老师还资助三个山区孩子念到初中。

崔老师终于入党了,还担任了我们县教育局的副局长。

原来,崔老师当年入党屡次不成,是因了他的一个舅老爷曾参加过国民党的三青团。没罪恶,时间短。但在那个特别在乎出身和社会关系的年代,这就够呛。

我曾经写信问过崔老师:“老师,人家都说事不过三,你三次入党不成,是什么力量使你不放弃不抛弃呢?”

崔老师说:“洪锋,你这个问题,别人也有问过的。其实,不是三次,连在大学里,应是六次不成了。母亲有时候,也会错怪自己的孩子,孩子对母亲不是依然不离不弃热爱有加?其实,我在大学里,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在我茫然无措的时候,是那张《大众日报》,拉了我一把。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位先烈的事迹,可歌可泣,高山仰止。王尽美,为党工作,积劳成疾,肺病夺去了他27岁的生命;邓恩铭,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那年他才30岁。看人家,想自己,突然觉得自己那么渺小。洪锋,人,有时候特别需要一种精神追求。有了这种追求,就不会太计较下层的东西。那以后,除了向父亲讨教,夜深人静时,我也多次重读王尽美和邓恩铭,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心里的疙瘩,竟然就烟消云散了。”

(作者系退休干部)

相关链接:

长图|“跨越百年的对话”主题征文大赛征集令

责任编辑: 蔡继钗 吴永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