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⑥刘开昌:种业创新,我们用上基因编辑技术啦

大众日报记者 王亚楠

2021-03-08 09:10: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种业创新,我们用上基因编辑技术啦

□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开昌

粮稳天下安。2013年11月,总书记来山东省农科院视察时,我陪同在旁,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和农业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更加体会到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牢记总书记嘱托,七年来,我们以实际行动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要扎扎实实地进行种业创新。2020年,我们的一系列新品种再度实力“刷屏”:小麦新品种“济麦44”创下平均亩产766.62公斤的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大豆新品种“齐黄34”创下亩产353.45公斤的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济薯26”创下平均亩产3528.6公斤的盐碱地优质鲜食甘薯单产纪录;全新的特用小麦新品种“济糯116”在省农科院首届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上成交价超千万元……

种业创新,要勇于接受农业生产实践的检验,最终的落脚点要让农民满意、让企业欢迎。我们所育成的“济麦44”,作为2018年通过省里审定的新品种,2019年秋播还不到100万亩,到2020年,秋播仅山东省内推广面积就达到了428.4万亩。这是因为“济麦44”拥有过硬的强筋品质,抗病、高产特性也比较突出。从市场反馈看,每斤能比其他小麦多卖一毛四分钱到一毛七分钱,很受种粮大户和面粉加工企业欢迎。

此外,2020年,小麦分子育种团队在小麦多基因多靶点编辑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双基因六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9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奠定了作物精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基础。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仅需要在育种、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还需要我们走出实验室,真正到产业一线去,切实研究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院里2020年启动了产研院建设,以此为平台,面向产业需求、市场需求,对接支撑品牌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品牌产品。这些探索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好的效益,也给我们科研人员今后的创新拓宽了视野。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亚楠 整理)

责任编辑: 刘兵 梁旭日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