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一定要选个好伴儿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1-03-30 09:24:3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齐鲁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历来非常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也非常注重良好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培育——

从“居择乡游就士”看人与环境互动

根据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经山历海》,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虽然作品以乡村振兴为题材,但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编织,都能让人感受到融入其中的浓浓的山东文化精神,捕捉到铺陈其中的独具特色且五彩斑斓的山东文化底色。

散发着浓郁的山东文化味儿并不奇怪。一方面,文化振兴本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一方面,赵德发创作《经山海》,也有意致敬齐鲁文化。这与他个人的一段特殊学习经历有关。1988年,赵德发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开办的作家班,两年学习期间,深受山大学术风气和齐鲁文化传统熏染。这段经历也极大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不久前,赵德发在接受大众报业集团农村大众报记者刘真真采访时,也特别阐述了这方面的创作初衷。

《经山海·后记》中的一段文字,可谓作者心迹的真诚袒露,“那时在我心目中,山大的文史楼是一座圣殿,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系有‘八马同槽’,文学系有‘四大金刚’,他们都是在全国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徒子徒孙,也有好多学界俊彦,有的直接教过我,有的以著作哺育过我。所以,我让作品主人公毕业于那里,承载着齐鲁大地上传承已久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这段文字很深切地表达了赵德发的文化情怀,同时,我们从中也能清楚地了解到,这种情怀恰恰来源于齐鲁文化的浸润与熏染。

  齐鲁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历来非常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也非常注重良好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培育。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诞生在齐鲁大地的先贤们,就一直主张并积极倡导,为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期把人培养成为有益于家国的君子,而不至于走上歪路、邪路。当然,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不能只是空口白话,所以,这些文化先贤们一边不遗余力地“周游列国”讲道理,推广自己的学说,一边身体力行,亲为示范。
  以孔子为例。孔子有句话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才会导致人的发展出现差异,所以,孔子主张“里仁为美”,强调一定要选择跟那些有仁德的人住在一个地方,否则是不明智的。《论语·子路》篇还记载,孔子到卫国去,禁不住赞叹卫国的人口众多。给他驾车的冉有于是问:人口已经这么多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孔子答: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如果已经富裕了,还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教之。”在孔子看来,人口多,又很富裕了,还要把这些人教育好,让他们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这样才称得上是治世。可见孔子对环境的高度重视。
  对大环境的选择有时候毕竟还是身不由己,但身边“小环境”的营造,譬如交友,自己是占有主动权的。《论语·学而》篇记录孔子的话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在《子罕》篇中又出现了一次。对于“无友不如己者”,有的人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个翻译想来不太准确,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按照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的观点,应该解释为“不结交不仁之人”。对此,杨朝明引用了多种史料加以证明,如“朱熹《论语集注》卷一中也说:‘友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显然,孔子的本意是远离缺乏仁德的人。”
  这一点在孟子身上体现得更为典型。“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孟母不嫌麻烦,三次搬家,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知是否与儿时这种经历有关,孟子本人对这方面也是特别重视。《孟子》中记载,孟子从范地到齐国,看到齐国诸侯世子们出行的气象,禁不住感慨“居移气,养移体”,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所处环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的。
  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荀子,这方面的观点同样旗帜鲜明。《荀子》首篇《劝学》篇中,荀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也就是说,住要选好邻居,出游要接近那些学问和品行好的读书人,目的就是为了“防邪僻而近中正”。
  在山东省尼山书院举办的“荀子公开课”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解释说,荀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观点,正是基于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来的。杨国荣说,按照荀子理解,一方面文化背景、文化氛围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制约,也会对人产生多方面制约作用,“他特别强调交往过程中,选择交往对象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说,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交往对象在内。”
  为什么还要特别提出“游必就士”呢?荀子生活的年代,把社会分成“士农工商”之四民,“士”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知书达礼的社会成员,宽泛地说,就是指读书人。“与士交往,自然会受到正面的引导和影响。”杨国荣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与人的主观努力是相互作用的,并非单向的,“环境不一定自发地被动地去影响人。外在环境和个人自身之间,是表现一种互动的过程。”
  这种重视文化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山东被称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当然并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荣耀,更是一种文化的标识。在这种标识之下,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文化的特质鲜明而且突出。比如,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山东入选数量名列前茅,足可见山东文化风气之浓厚。再比如,日照的农民画,享誉国内外,日照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2014年,作为山东省与澳大利亚南澳州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日照农民画曾经到南澳州参加澳亚艺术节,29件农民画作,无论是构图用色的艺术技法,还是表现农家生活、渔民生活、日照风情的特色题材,都引发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当时,本报记者随同山东文化代表团前往采访,见证了展览现场的热闹场面。不少当地民众还不断向工作人员打听,这些画卖不卖,能不能买下来带回家?
  斯文在兹。齐鲁大地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山东人,也培育起一批又一批像赵德发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又以自己出类拔萃的创作回报这片土地,丰富着新时代山东的文化色彩,参与塑造着新时代山东人的文化精神。(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国鹏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