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视频| 德州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积极建言资政、广泛汇聚力量,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2021-01-22 12:20:3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月22日上午9点,德州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会展中心召开。会议期间,出席大会的委员们将围绕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积极建言资政、广泛汇聚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0年,十四届德州市政协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带领委员勇作为、敢担当、建真言、出精品,形成各类协商报告22件、提案583件,一大批意见建议进入党政决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德州市政协第一时间倡议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打头阵、当先锋,市县两级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落实防控包保责任,帮助委员企业纾难解困,为300多家委员企业编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支持政策汇编》。广大委员或战斗在医疗救治一线,或踊跃捐款捐物,或带头复工复产,或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尹丽霞作为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会诊组组长,一连几十天盯守在防控救治第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全力守护百姓生命安全,被评为全市“疫情防控先锋”;市政协委员马志新带领企业率先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请战书,无偿援建各类防疫设施148套,企业被评为全国抗击疫情先进民营企业。据初步统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捐款捐物超过3000万元,几乎所有的委员都以不同方式投身抗疫行动,与全市人民共同谱写出一曲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英雄赞歌。
2020年,围绕德州市委确定的12个重点改革攻坚领域,制定了《关于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助力重点攻坚行动的意见》,各专委会、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别活动组先后组织实施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基层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度融入京津冀等26项助力行动,市县580多名委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督办和民主监督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360多条。许多意见建议因说得对、提得准,得到部门积极采纳,变成攻坚克难的有效举措。
紧盯事关德州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持续鼓与呼,用委员的关注力提升社会的影响力,如发展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大运河保护利用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建议成为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课题。持续反映的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通水复航、打造山东融入京津冀发展“桥头堡”、优化京津冀鲁省际交通等问题,引起省级领导高度关注。
用好用活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既帮部门查找问题,又帮部门研究对策,激励被监督部门求进求新。2020年共推荐委员参加《问政德州》等各类监督活动168人次。要求有关部门抓好整改,做好反馈。目前,整理汇总的63条意见,已办理59条。对市委、市政府安排的扶贫帮困、信访维稳、双招双引、产业链建设等任务,坚持走在前、干在先,用心用力,扎实行动。负责帮扶的华鲁恒升100亿元重大技改项目,组成专门班子定期调度,克服疫情影响,协调解决企业用工、拆迁、用地、用汽等难题20多个,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一年来,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居家养老、教育均衡、医疗健康、物业管理、交通出行等民生热点,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26名委员联名提报的“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提案,历经4个月反复调研形成的协商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出台《德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报送的“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协商报告,市委认为,“讲到了点子上、议到了关键处,质量很高,切实可行”。
一年来,常委会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和“社会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定位,突出协商这个主责主业,以搭建协商平台为抓手,不断完善协商机制,促进了党策民需的交融互通和政声民意的和谐共振。探索搭建了有助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商面对面”平台。2020年,全市各级共组织“协商面对面”活动23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2100多条,各级党政吸收采纳900多条。初步形成了党委点、政府交、委员提、社会征“四位一体”的选题机制,组织的“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协商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建议1200多条,个人报名参加现场协商的市民239人,与会协商的42名代表全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习培训,广大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委员完成了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基层调研视察等“委员作业”,调研成果同比增长16.2%。
2021年,德州市政协将以“十四五”规划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言资政的重点,围绕德州新区建设、工业强市、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改善等开展民主协商和监督活动,确保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提升提案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的主攻方向,早谋划、广发动、深调研,有的放矢,重点突破。深化提升“协商面对面”平台建设,市级层面重点抓扩面,依托重点单位和委员,建好一批界别委员活动室和委员工作室。不断加大模范机关、全国文明机关和“红旗党委”创建力度,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创新服务模式,建立集委员文件传递、信息报送、履职活动保障、个人诉求办理于一体的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拓宽服务委员的“绿色通道”。建设市县两级政协共建共享的“智慧政协”平台,全面提升政协工作信息化水平。指导各县市区政协实施“乡村记忆”系列丛书编纂工程,启动《德州大运河文化》丛书征编工作,为“文化德州”建设加薪助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王建建 崔巍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签审: 王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