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影记丨从乡到城,和记者一起看看这些防汛新妙招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陈巨慧
2022-07-15 13:57:2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进入汛期,大众日报记者对农村和城市防汛工作进行了蹲点采访,连续两周推出《农村防汛故事》《城市涝疾怎么治》两篇共1.5万字的深度报道。采访中,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城乡防汛的这些亮点。
镜头一:
进入汛期,新泰市翟镇高家店村村里每早9点测报水情,逢降雨加密测报,逢强降雨短时连续测报。村防御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人员24小时不离岗,轮流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了预警,镇上就把消息发到微信群里,俺们及时往村民群里转发。同时启动村里的大喇叭,反复播报,确保不会用手机的人能听见。”村党委副书记陈振国边说边从仓库拿出了两个物件——手摇报警器和大铜锣。
“这是市水利局给村里配的,能兜底。要是情况紧急,电、网都停了,就用这个给全村报警。”陈振国边说边操作起了拳头大小的手摇报警器。
镜头二:
记者刚到寿光市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时,天阴了下来,眼看一场雨就要到来。
“快上车,带你去看看河道。”今年65岁的河道巡查员李庆祥,骑上小三轮,要再检查一番康河河道。
五六分钟后,康河到了。说是“河”,其实是一条深约三米的排水渠,全部铺着石头,仔细一看,两侧各有一排排水孔。
“康河本来是个小沟渠,我们进行了整修,排水孔连着蔬菜大棚下的排水管,当地下水位超过排水孔时,水就流进河道,很快排出去。”冯家尧河村“两委”成员李友堂说。
镜头三:
“看见这个铁网了吗,这是我们的创新。”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市政防汛大队第13大队大队长王坤说,为了避免汇水过程中树叶、垃圾等对排水泵造成堵塞,每个泵配置了一个防护网。
创新就体现在细节之处。在聊城市区街头,记者发现,每个雨水井上都倒置着一个圆锥形的铁网,同时旁边立着“停”的警示牌。“这是我们创新发明的防坠网。”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城区防汛办公室负责人靖鹏程说,大雨来临,把井盖打开能让水排得更快,为避免行人或电动车坠落,防坠网安装有反光涂层,让群众远远地就能看见。
镜头四:
平阴县,府前街树木葱郁、店铺林立,平阴县政府、平阴县博物馆等皆在道路北侧,是县城东西向的主干道之一。整条路的倾角足有30度,下雨时路上水流湍急,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山上下来的水太急了,水深20厘米的时候,走路就很困难。”7月8日上午10点,在路边口袋公园带孩子玩耍的李女士,说起五六年前自己被急流冲倒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倒了想爬起来可不容易,把住了一块突出来的马路牙子,才勉强站起来。”
针对道路行洪的特殊情况,平阴对雨水箅子进行了更换,155个水泥箅子,换作422个铁箅子。“单个箅子的造价虽然高了3倍,但铁箅子透水性更好、强度更大、维护起来更方便,流量比过去大了约4倍。”平阴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忠说。
更多内容:
相关链接: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新悦 陈巨慧 报道)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