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河”样板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王鹤颖

2021-09-14 21:49:1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滚滚黄河,自古便自然风光无限,在齐河县黄河岸边,有一片自然生态原始之地——黄河国际生态城。这片7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秋天清澈的阳光里,显得尤为静谧,飞鸟、花草、绿树、河流搭配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生态城管委会坐落于一片绿树间,隶属于齐河一家环卫服务公司的曹桂兰每天骑着自行车,花5分钟从距此仅1里路的大林郭村赶过来上班,清扫落叶、清理垃圾桶,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65岁的她来说并不感到吃力。“比以前种地的时候轻松多了,一年还能挣三万多。”提及当下的生活,她笑得很开心,对“黄河入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说到,“我挺满足。”

大林郭村是齐河县沿黄乡村之一,是一个500余人的小村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仁柱告诉记者,建设生态城之前,村里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现在有一半人家都有人在生态城上班,其中不乏年轻人。“环境好,家门口就业也很方便,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他说道。

黄河国际生态城前身为1971年国家为黄河防洪防凌而修建的黄河北展滞洪区,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北展区全面解禁,允许开发建设。经过近40年生态封育,保存了良好的生态资源。齐河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依托黄河北展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区位交通优势,做出了建设黄河国际生态城的战略决策,成为山东省沿黄区域较早整建制启动、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的区域。

“我们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开发建设’的主导思路,大力培植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医养健康、高端商务等主导产业。”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委员崔新磊介绍,生态城先后引进黄河文化博物馆群等高端旅游项目18个,成功入选国家文旅部发布的“黄河生态文化之旅”国家级旅游线路。

高新技术方面,生态城重点发展以前沿生物、百多安医疗器械、中源药业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以山东省碳纤维创新产业基地、中恒景新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北京远航、远望防务、帝森克罗德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以金科集团、山大华特产业园、联东U谷为代表的高品质“区中园”,打造省会周边最具活力的高新产业聚集区。

“这个只有一元硬币直径长度的产品是一个无线心脏起搏器,体积只有传统起搏器的110,目前即将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有望三年后应用到临床。”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项目经理赵彦伟指着展厅内一个小小的圆柱形医疗器械介绍说,到时只需要微创手术就可直接将起搏器植入人体心房,安全性也很高。”

百多安2003年落户齐河,从一家白手起家的初创企业,到现今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医用材料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6个,申报国家和国际专利130余项,获得授权37项;参与制订行业标准7项(其中6项已经发布实施)。

除了无线心脏起搏器,百多安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包括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微创引流导管、引流系统、防护面罩、隔离衣等50余个品种,覆盖医用防护、外科、神经科、心血管、肿瘤介入等领域。这些产品进入国内3000多家医院,出口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接下来,我们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为抓手,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配套提升、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建链补链和民生福祉保障等重点工作。”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书、管委会主任滕志刚表示,将持续带动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河生态城样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王鹤颖 通讯员 崔志华 刘磊 报道)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