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涵盖太平洋,北冰洋……山东这所高校不简单

2022-03-29 17:46:1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早前,太平洋深处的汤加火山爆发,聊城大学的三名教师支援汤加的故事冲上了热搜,也使该校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事迹成为了焦点。一所地处内地的普通高校,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太平洋岛国研究重镇,这遥远的关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这所地处鲁西的大学,发现其在太平洋岛国研究、北冰洋研究等方面每每领先一步,多年来始终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深耕服务国家战略,观大势、谋大局、求突破,深深打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地偏从不肯自闭”精神烙印,在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中,创造出蔚为大观的科研和育人成果。

太平洋岛国研究:

助推“一带一路”走向深海

2021年10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首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议”上宣布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并写入《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将落户聊城市,办公机构设在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是国内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机构,是山东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和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也是教育部评出的48家国别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之一。2020年,该中心两次受到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荣膺全省“勇于创新奖”和“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

服务国家战略的底气源于中心强大的科研实力。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委托,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撰著出版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填补了被誉为“21世纪的《海国图志》”的系列丛书《列国志》旧版中太平洋岛国的空白。此外,中心还出版了《太平洋岛国研究》(学术集刊)《太平洋岛国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列国志》《一带一路名城志》(全五卷),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全部太平洋岛国词条的编撰。知网统计,国内70%以上的太平洋岛国前沿文献和经典文献出自该中心。

2014年到2020年,中心首创并举办了四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汤加等国家驻华大使出席论坛并致辞。依托中心建立了萨摩亚孔子学院,聊大教师连续4年出色完成教育部太平洋岛国援教任务。此次因汤加火山爆发而受到世界关注的聊城大学三名教师,即是该校第二批援助汤加教师团队。

目前,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正在着力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太平洋岛国学”,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建成一个融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基地、民间文化桥梁为一体的国家高端智库,努力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北冰洋及北极研究:

服务中国国家海洋战略

2020年2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北极大学联盟理事会年会上,在全场学者们的热烈掌声中,聊城大学正式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在联盟中担任委员。

2021年8月,一篇名为《北极猛犸象的终生流动性》的论文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作者之一为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本·波特。

加入北极大学联盟,产出重磅研究成果,这些都是聊城大学国别区域研究日益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校打造北冰洋人文研究基地的重要步骤。

学校聚焦国家海洋战略,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学科创新理念,于2018年3月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积极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前的2018年1月26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中国定位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和地缘上的“近北极国家”,支持和鼓励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积极研究北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加盟“北极大学联盟”。

中心以北极人文与社会科学为研究重点,中心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爱尔兰等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现有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37人,其中包括曲枫等从事极地研究的权威学者12人。

目前,中心已成功举办三次北冰洋论坛,承办2019年冰岛-上海北极圈论坛“北极原住民研究”分会场,顺利启动与阿拉斯加大学合作的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美国史密森协会北冰洋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心创立《北冰洋研究》期刊,出版“北冰洋译丛”和“中国近北极民族研究”系列丛书,获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曲枫教授提出在“中国近北极民族”概念基础上,将中国有关北方跨境民族纳入国际北极原住民研究大框架中,提升了中国在参与北极研究上的话语权。

2020年10月,聊大北冰洋中心加入东北亚北极航运联盟,2021年5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OST可持续科学联盟,还被评为山东省与地区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与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运河学研究:

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千年古运河流经东昌府,作为运河古都所在地的聊城大学,把培植中华民族文化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另一重要着力点。

2021年2月,《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获中共山东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批转省文旅厅等部门调研落实。这个报告正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丁延峰教授主持的山东社科智库沙龙重大调研咨询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这篇建议,也是运河学研究院多年来扎实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1年8月24日,丁延峰教授在《大众日报》发表文章,提出“写好千年运河齐鲁新篇章”,从“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文旅融合、全域带动”等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建议,被学界认为“对于山东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同年9月,《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1)》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四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全书对中国大运河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细致的考察梳理,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送审稿)已顺利结项,获省发改委、文旅厅高度评价;与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合作编写总篇幅达200万字的《京杭运河山东段志》即将在中华书局出版;与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的《山东运河文化丛书》承担的8本论著在济南出版社出版;承担的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展览大纲设计、《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案》等项目也顺利结项。

成立于2012年6月的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在国内运河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研究院拥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文化学”获评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研究院承担或完成“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5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同国家民政部、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合作横向课题4项,出版《中国运河历史文献集成(80册)》等著作20余部。建成运河文献数据库(含传统文献与研究论著)和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在建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古往今来话运河》上线国家第三十九批大学视频公开课。

毛驴研究:

培育驴业的种质“芯片”

坐落在聊城大学的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是被人称为“在小毛驴上作出大文章”的科研机构。

2021年9月,聊城大学农学院畜牧学教学团队被授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团队负责人王长法教授充满自信地说:“多年的研究积累,已经形成了世界驴业看中国,中国驴业看山东,山东驴业看聊城的行业共识,我们的梦想就是构筑起驴全产业链。”

山东省驴产业已达千亿规模,饲养的肉驴品种95%以上为德州驴。德州驴是我国优秀的大型皮肉、役用兼用品种,深受各地农民的喜爱,但是目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和屠宰率低、繁殖效率慢等问题。一般认为,德州驴和国内外其他驴品种一样,共有23根肋骨,但聊城大学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的学者们却研究发现,德州驴有些个体存在24根肋骨,而多一根肋骨的驴体长平均增加4.3厘米、肉重增加14.4斤,皮重增加1.3斤。这些身体性状的差异,相当于发现了德州驴的一个新的亚种,如果能通过人工繁育加快品种推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指出,种业是国家战略性核心产业,生物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根本。

怀揣培育驴业“芯片”、服务国家战略的愿景,聊城大学学者们依托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利用全基因组学技术,对德州驴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开展多组学联合技术分析。研究院牵头15家科研单位,采集了涵盖世界四大洲近1/6的地方驴样品,获得首个组装到染色体水平的家驴基因组参考图谱,为真假驴皮鉴别诊断、驴肉品质、驴性状解析提供了分子依据,为培育皮厚肉多新品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山东省著名的德州驴提供了“基因身份证”。这项成果发表在2020年12月份的《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是全国在马属动物研究上发表的最高水平论文。同时,聊大学者们还建立了德州驴便捷高效冷冻精液授精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驴创新团队,研究院牵头还制定各级各类标准共26项,构建起了高效饲养管理及优质驴制品生产保障技术体系,对规模化驴场建设方案、免疫检疫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规范。这些标准在全国13个省279个场得到示范推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主体116家,有力推动了全国养驴业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标准化养殖的转变。

西部计划: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果有机会到聊城大学,我一定要向学校大门三鞠躬以示感谢,感谢聊城大学为新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志愿者。”这句真挚感人的话,是时任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书记朱刚对聊城大学西部计划工作的肺腑之言。

“祖国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时代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2003年到2021年,19年来,聊城大学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学子一万余人,经过精心选拔,先后有1431名优秀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奔赴祖国西部,来到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其中80%以上的志愿者申请延长服务期,300余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弘扬繁森精神,西部建功立业”的青春誓言,被誉为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青春之歌、奋斗之歌,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这是聊城大学毕业生的一个优良传统。

陈铭意是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他在大一写入党申请书时就立下誓言:“大学毕业后,我要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后,他成为志愿服务西部的支教老师。17年来,陈铭意凭借高尚的师德和才能,赢得多项荣誉和奖励,他真诚地说:“到新疆是我最好的人生选择。”

马婷毕业前已和沿海某一中签约,最终却选择了和男朋友夏明一块双双踏上西去的列车。语言不通、冬季严寒,让马婷吃尽了苦头。但马婷把新疆当作她的家,把远程教育服务西部当作她的事业。服务期满,她和男朋友毅然决定留下来,扎根西部。

毕泗景是学校最早的志愿者之一,他2003年去宁夏支教,十多年来一直在当地中学教师的岗位上勤奋耕耘,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谈到自己的收获,他说:“我在服务西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财富。”

一直以来,聊城大学充分发挥地方德育资源优势,不断加强青年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让志愿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了优中选优,学校不断完善低年级培育、高年级跟踪、平时预选、毕业择优推选的志愿者培育选拔工作机制,每年划拨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西部计划政策宣讲、选拔培训、走访慰问、调查研究等日常工作保障,让越来越多的聊大学子树立了去祖国西部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2021年,聊城大学又有160名优秀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踏上征程,成为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继续书写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这批西部志愿者出征后,学校党委书记关延平带队赴新疆和陕西走访慰问、开展工作调研,并与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指挥部对接,表示聊城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师资培训、实习支教等方面继续拓展援疆工作。目前,学校首批招募50名师范专业学生已奔赴新疆开展实习支教。

2021年4月,聊城大学第五次党代会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写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深化校内融合、校地融合和校企融合“三大融合”的发展战略。学校将持续引导专家学者“顶天立地”做科研、“适销对路”育人才,上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责任编辑: 禹亚宁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