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山东|潍医“逐风”调研队:追寻灭风者足迹

2023-08-04 14:09: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暑假,潍坊医学院“秉承红色基因,探寻灭风者足迹”逐风行动调研队13名师生分别前往济南、安丘及队员所在家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麻风病防治历史出发,探寻前辈们与麻风斗争的艰辛历程,探访麻风群体生活变迁,感受时代发展成就。

探寻灭风者足迹

在安丘市幸福村,队员们走进幸福村卫生所、幸福之家活动中心和麻风休养员胡守明的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大规模麻风防治工作时,幸福村收治了当地的麻风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了解到当初一个个麻风病患者的痛苦经历,聆听到一个个坚守在治麻一线的灭风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治麻风病人的动人故事,看到了如今康复患者一张张幸福笑脸,感受到他们对党和政府无限的感激之情。

聆听医者之道

活动期间,队员们先后拜访了为新中国麻风防治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潍坊医学院1952级校友黄学智、1955级校友郑大有、1956级校友潘玉林。

黄学智,91岁,中共党员,山东省最早一批参与大规模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医生,从医七十余年,在基层为麻风病防治默默奉献一辈子。

“我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麻风防治医生,当时国内对治疗麻风病没有先例参考,国际上没有样板可借鉴。我们边摸索边想办法,边想办法,边推进工作。”黄学智老人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老一辈灭风者们麻风防治的艰辛经历。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们要学好医学、做好研究,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你们的贡献。

郑大有,86岁,中共党员,原潍坊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较早一批参与大规模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医生,从医六十余载。

在幸福村,郑大有说:“麻风病,说是传染病,其实是贫穷和落后的标志,现在中国早已实现了麻风病的基本消灭,这是国家进步的体现。这是社会主义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好!”在活动中郑大有多次说到这句话,在现代化的皮肤病防治所,看到一幅幅麻风病防治成果展,队员们更加体会到郑大有这句话的真情实意,麻风病防治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潘玉林,85岁,中共党员,毕业后一直参与大规模麻风病防治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卫生防疫防治先进个人”等各级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谈及麻风防治研究时,潘玉林亲切地向队员们说道,“我研究了一辈子麻风病,为麻风干了一辈子,取得了一点点成果,国家没有亏待我,我这辈子很知足。”他说,“人这一辈子能干几件事?我这一辈子就只干了麻风病,能把一件事做好,就算是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国家了!”临走前,潘玉林把他珍藏多年的荣誉证书转交到队员们手中,把他一生的荣耀毫无保留的捐给母校,用无声的语言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弘扬大医精神

集体活动结束后,成员们分别回到家乡,在自己居住的社区、村庄、学校,宣讲灭风者故事,弘扬大医精神,感党恩,颂党恩。同时依托自身专业知识优势,向社区居民讲授传染病防治常识,以专业能力,诠释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在队员崔荣浩的家乡莒县,一名高一的学生听了宣讲后这样说:“之前,从没有人告诉过我发生在我家乡的这些故事,你的宣讲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铭记这些老一代医生在这里作出的贡献,我们要感恩,我也要立志做一名像黄学智爷爷他们那样的好医生。”

青年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身体里潜藏着红色的情怀,无论未来走得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传承、发扬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不惧险的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大医精神世代传承,是我们“逐风”调研队的共同感悟,也是我们青年一代共同的情怀和担当。

责任编辑: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