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赋能,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构建合作新平台

2023-01-19 09:48:2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孔凡刚

“这个会议开得好,可以说实现了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我对与奔腾漆业在水性漆技术方面的合作非常有信心。”近日,在由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举办的“校企技术合作对接”视频会结束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绍国教授对会议达成的合作成果予以高度认可。

(奔腾漆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绍国教授技术合作视频对接会)

聚智创新,打破桎梏,精准破解“供需”难题

一直以来,相比一线发达城市,像邹城这样的县级市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人力成本都难以支撑引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即使少数引进了一些,也很难最终留住,无法真正将人才引进转化成发展收益。

2022年3月,邹城经济开发区为打破这一堵点问题,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提出“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吸引模式,打破条条框框束缚,推动成立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大力推行“柔性”人才引进战略,集聚开发区域外创新资源。

研究院是自2022年《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全省首家获批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类事业单位,也是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导成立的合成生物研发机构。同时,研究院还有山东省首个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基金规模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入驻开发区的项目建设。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资源,打通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沟通壁垒,精准解决双方诉求匹配不足问题,让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更加顺畅、早出成效。

聚势赋能,牵线搭桥,双向“链接”发展“刚需”

研究院坚持“顶天立地”理念,由研究院做中间人,一头“链接”高校技术端,一头“链接”企业需求端,聚合创新势能,打造独具一格的“政产学研”新平台。比如,研究院会积极摸排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再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技术资源,实现精准匹配;或是搜索科研院校、院士专家最新技术成果,筛选、招引可以进行中试放大的优质项目,从而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中试放大再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发展。

(新一代绿色反式乌头酸酯项目入驻签约)

研究院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山东大学张友明院士等18位顶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科院青能所副研究员杜志强博士担任(兼职)副院长;与中科院青能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依靠科研院所、专家的强大资源,研究院可为入驻的产业项目提供最顶级的技术支持。

对此,山东奥晶生物公司董事长郑越颇有感触:“在研究院引荐下,我们已与杜志强博士达成合作意向。希望杜博士团队能为公司解决工艺发酵、酶蛋白改造等技术难题,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率,增加公司市场竞争力。”据了解,奥晶生物是一家甜味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甜菊糖苷市场占有相当分量,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也希望利用新技术尽快实现新突破,找到新的发展赛道。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研究院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

聚力突破,厚积薄发,创新合作开花结果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就充分发挥“四不像”即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即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运营模式优势,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助力企业、院校深度合作,打通科研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聚力突破。

研究院定期开展企业技术研发和人才需求调研。2022年共调研企业3批次、20多家,征集技术需求36项,逐一梳理后精确反馈给合作高校。现已帮助希杰尤特尔、安琪酵母、奔腾漆业等12家企业与山东大学钟耀华、刘国栋教授,中南大学何海伦教授及中科院青能所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交口称赞。

(反式乌头酸酯项目中试产业化验证车间基础施工现场)

中科院青能所吕雪峰所长对与研究院的合作信心满满。“前期,我们与研究院、鲁抗医药公司在新一代绿色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中试产业化验证项目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项目核心技术获得2022年科技部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填补了国内空白。产业化后,可新增产值40亿元。今后,我们将立足邹城、辐射济宁,与研究院共同实施五个‘1’工程,围绕核心产业发展,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孵化关键技术20项以上,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带动企业新增产值100亿元。”

今后,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引导前沿技术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技术转化与承接的“创新磁场”,更好“链接”企业院校,实现技术创新在邹城经济开发区的大集聚、大突破,为助力邹城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创新力量。(本文为推广)

责任编辑: 张达     签审: 王如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