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丨对准科创“城墙口”冲锋,住鲁代表委员有话说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刘一颖 卢鹏 唐浩鑫 赵洪杰

2023-03-08 15:05: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关键变量”,也是“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今年,我省聚力搭建创新平台、突破创新技术、引育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上进一步加力提效、务求突破。围绕这一话题,住鲁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泰和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西全代表:

关键核心技术是生命线,也是话语权。从氨纶、芳纶到高性能纤维,凭借技术创新,泰和新材一步步扭转部分领域“卡脖子”的被动局面,站稳国际市场。企业首创的发光纤维已投产,今年计划研发投入10亿元,努力实现和进口材料的对等替代。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维护产业链安全作出新贡献。

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东代表:

今年前两个月,荣昌生物都有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而此前十几年间,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到创新药研发中,进账几乎为零,这其中的煎熬难以想象。幸运的是,我们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3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器具加计扣除2.12亿元,收到留抵退税达1.79亿元。我们坚定了“十年磨一药”的信心和底气,将借势发力,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代表:

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聚力引育创新人才,离不开财政资金支持。山东以系统观念支持创新投入,教育、科技、人才支持保障一体强化、协调推进,全省教育支出占比连续11年超过20%,省级科技投入连续5年保持高强度投入,省级设立人才建设资金并据实足额保障。我们改革高校预算拨款制度,调整为“基础拨款+绩效拨款+竞争性项目拨款”,确立“创新绩效越好,获得拨款越多”的正向激励导向,引导高校勇挑创新重担。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秦松委员: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山东海洋资源丰富、半岛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战略叠加、政策支持力度大,建设陆海统筹科创平台条件成熟,当前我们海岸带研究所正在聚力打造陆海统筹科创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计划引进大河大洲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同时要强化本土科技人员培养,为平台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德州恒丰集团高技能教练王晓菲代表:

为突破“印染”这个纺织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恒丰联合青岛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组成研发团队,组建山东省纺织领域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当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既要引进高端科研人才,还要重视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制造业一定要发展要优化和丰富人才库,解决当前技术工人紧缺问题。

山东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明代表:

突出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有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这项工作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依托此次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以现有的“企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重点重组一批紧贴“四个面向”、科技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合理、能解决重大卡脖子难题、具有产学研鲜明特色的实验室,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实现快速转化。

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委员:

算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竞争力,把优质的数据、有效的模型、高性能的算法、高速度的算力聚合在一起,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保驾护航。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一款全新的科创企业信贷授信模型,将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等数据认定为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以此进行信贷等级评价,并作为提供资金支持的依据,改变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现状,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有效融资增信工具。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