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让技能人才站“C”位

2023-12-01 17:50:0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山东,一支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梯队正在涌现。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山东多家用人企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高级技能人才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对于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他们道出了心声。

“实战型”人才成企业骨干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通知,公布了2022年度齐鲁首席技师名单。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职工李晔上榜,成为枣矿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一台全自动圆管切割机正在切割锚索。李晔介绍,这是团队创新研发的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他们只需将要切割的数据编写到电脑PLC程序里,机器就能自动切割出各种材料。“以前需要4个人合作完成,现在实现无人自动加工,工作效率提高50倍以上,每月创效节支10余万元。不仅实现了减人提效,还达到了本质安全型智能能式设备要求,2022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李晔表示。

“矿用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全自动无人智能锚索下料机”“智能本质安全型电流测试仪”……一个个智能化创新项目,从李晔带领的“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创新工作室中不断涌出,并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他带领的团队以各个工种的地面维修技术骨干和煤矿井下现场维护人员为主,团队人员以手中的技能,赋予了一台又一台矿用设备第二次生命,每年可创效百万余元。

“从以前的技术工人到如今的智能化流水线,机床前站着的不再是人,而是机器或者计算机。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不仅要会操作机床,更要会编程、能操控机械手。”李晔认为,如今的制造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升级。

制造业企业一线技工短缺,服务业技能人才需求更是旺盛,当前最亟须解决的还是供需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供需不匹配。

“注重技术人才的系统培训与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制造业人才供给质量或许可以破题。”山东大好光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丛悦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企业目前正在省内加大合作力度,计划为意向院校搭建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开设以“互联网营销师”为主的相关专业,为在校师生提供全流程式服务。“现在不论是MCN机构还是有直播需求的企业都在招聘有实战经验的短视频人才,预计到2025年直播和短视频行业人才缺口将增加到1941.5万人,因此相关培训机构和服务平台必须加快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内训、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同时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王丛悦说。

专业“长”在产业链上

一方面是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助力,另一面,山东各职业院校通过“学徒制”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现场工程师培养等各种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山东多家职业院校中了解到,一批批技能型人才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这种培养方式在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技能人才缺乏是目前困扰大部分企业的一个现实问题,引进和培育一批技能人才迫在眉睫,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直线攀升。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社会招聘的技术工人素质参差不齐,与岗位高度适配的人才可遇不可求,而‘学徒制’‘订单式’培育技术人才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用工难题。”国瓷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检测中心主任窦玲介绍,今年4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内部分职业院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产教联合体,“校企联合”的方式是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中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机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矩阵式智能制造产线上进行实操练习。“这个专业是2023年刚设立的,虽然还有2年多学生才能毕业,但30名学生已经基本被企业预订一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振东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山东下大力气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快速精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随着产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对智能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增,该校依托学院数字化制造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快速组建这一专业。

让专业“长”在产业链上,山东推出了系列政策:成立23个省级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和预警退出机制,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区域产业升级,集中力量建好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群。让技术工人“快成长”,注重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突出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构建起技师学院、技工学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据介绍,目前山东共有技工院校210所,在校生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近五年,共培养输送54.5万高素质技能人才,占山东新增高技能人才的“半壁江山”。

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

近年来,山东紧贴工业经济、山东制造,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深化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改革,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斩获1枚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山东取得3金、5银、11铜、55优胜奖的好成绩,奖牌总数位列全国前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龙介绍,山东让技能人才站“C”位,持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让技能人才实现了“名利双收”。

近年来,山东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深化实施“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职业技能提升等行动,逐步扩大高级工以上补贴性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到2030年,培育“技能兴鲁”新工匠100万人以上,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1万人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制定制造业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遴选建设一批国家级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制造业高新技术、数字技能和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技工教育优质校建设工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优质校、优质专业(群),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效。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表示,目前,山东技能人才总量146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84万人,基本满足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大军。同时,山东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技工岗位求人倍率保持在1.5:1以上,高技能人才岗位求人倍率在2:1以上。特别是山东省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加需要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 杨学萍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