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东“推荐官”③|夏日黄三角,“鸟中绅士”的宝宝破壳而出

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马玥

2023-06-04 07:02: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仲夏时节,晨光微熹,几只黑嘴鸥宝宝破壳而出。从羽毛濡湿的破壳,到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只需要一个小时,30天之后便可在空中翱翔。随着太阳越来越高,黑嘴鸥宝宝就躲在翅碱蓬中避暑,等待夜晚的凉意。

被誉为“鸟中绅士”的黑嘴鸥成鸟,头戴“黑帽”,墨色的嘴巴,浑身玉羽银翎,在这片荒碱滩上不停地飞舞,自由地觅食、嬉戏、休整、繁殖。

眼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正开展2023年度黑嘴鸥繁殖调查。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的繁殖栖息地,主要位于一千二湿地恢复区、大汶流十万亩湿地恢复区和黄河口三万亩湿地恢复区的赤碱蓬潮上滩,观测团队就在这万亩湿地中展开工作:给黑嘴鸥的巢穴定位、为成年黑嘴鸥环志、观察黑嘴鸥宝宝长势……

黑嘴鸥属于全球性濒危物种。目前,全球黑嘴鸥种群总数约21000—22000只,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去年繁殖种群近万只。“泥质滩涂一直是黑嘴鸥的重要觅食地,但黄河三角洲滩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黑嘴鸥栖息地较为隐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它的记录和观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朱书玉,与黑嘴鸥打了20多年交道。朱书玉介绍,1992年,鸟类专家在黄河三角洲第一次发现黑嘴鸥繁殖地,并且全部为自然繁殖地。

合适栖息地的保护,是保障黑嘴鸥正常繁殖的关键。“黑嘴鸥多在潮间带的高滩上繁殖,海水涨潮往往会对黑嘴鸥的巢穴产生灾难性影响。”朱书玉说,有时候,几天前刚观测到的黑嘴鸥栖息地,在经历一场风暴潮后就踪迹难寻。这也让保护区意识到,必须给它们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才能让这些“湿地精灵”更好地繁衍生息。

从2002年开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修复工作,先后完成5万亩、10万亩以及2个1万亩湿地修复工程。“湿地修复区完成进水后,很快就有黑嘴鸥入驻繁殖。”朱书玉说,环境改善、食物充足只是第一步,为黑嘴鸥提供更为多样和安全的栖息环境更为重要。

得益于湿地恢复、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等生态工程的实施,保护区内黑嘴鸥繁殖种群自2013年以来呈稳定增长趋势,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繁殖地。东营市还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嘴鸥之乡”。

记者:李明 马玥

编辑:徐超超 蒋兴坤

策划:梁旭日 姚广宽

责任编辑: 徐超超 蒋兴坤     签审: 吴永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