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全国百强区前30强,章丘底气何来?

大众日报记者 段婷婷 王健

2020-05-13 17:25:59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听了孙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倍感振奋,‘担当’和‘信心’是感受最强烈的两个关键词。”5月12日,济南市人大代表、章丘区委书记马保岭马保岭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报告回顾去年,交出了一组亮丽的成绩单,提振了信心;对存在问题深刻剖析,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让人深感踏实。同时,对今年工作的谋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给基层单位作出了示范榜样。“让我们深感应当百舸争流,勇当中流砥柱,人人奋进、个个领先,为扬起省会龙头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章丘区未来的工作目标,马保岭表示,“未来三年,章丘将按照一年起势全面小康,两年乘势赋能攀高,三年实现强势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主攻六个方面,确保实现‘工业经济规模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区前50强、力争前30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经开区前50强’的预期目标。”
据悉,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章丘位列66位。是什么给了章丘力争前30强的底气?
“章丘高质量发展面临‘三大机遇’叠加,‘三大好戏’连台。”马保岭介绍,“三大机遇”就是“一河一廊一区”。“一河”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简要说就是黄河生态经济带。在拥河发展上,章丘先天禀赋突出,黄河在章丘区有24.5公里岸线,滩区有30.12平方公里纵深。同时,小清河复航已经启动,章丘港区指日可待。“一廊”是齐鲁科创大走廊。由章丘首先提出,已上升为省级战略。市里规划将构建四大创新圈,其中覆盖章丘区的山大创新圈将作为核心圈层,赋予了章丘融合淄博、辐射临沂、对话青岛的龙头地位,加快了章丘区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倍增,催生难以估量的裂变反应。“一区”是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与章丘仅有一河之隔,章丘将深挖政策优势,抢抓产业溢出效应,推动章丘高质量发展。
马保岭说,南北方向,章丘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南北两翼的中间,可以说处在“龙腰”上;东西方向,齐鲁科创大走廊和中国(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叠加,章丘处于“凤眼”位置;携河发展上,章丘拥有空间广阔、生态优美的“金岸”。章丘处于多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投资热土、发展高地。
“三大好戏”就是“一校一改四线”。“一校”是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一改”就是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章丘将深化改革,争先进位,让开发区撑起实体经济的脊梁。“四线”是延伸到章丘区的轨道8号线、旅游路东延、济莱高铁、济潍高速。建成后,章丘将有3个高铁站、4条高速、16个高速口,全国少见。

“城市大框架拉开,接下来就是盘活各类资源。”马保岭表示,“我们将抢抓难得历史机遇,扛好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大旗,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当好省会创新发展龙头。”
据介绍,章丘发展实体经济将主攻六个方面。攻集群,章丘布局“133”产业体系,主攻高端制造以及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一高带三新。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端制造产业、300亿级新材料产业、200亿级新医药产业、100亿级新信息产业。同时,发展壮大在疫情防控中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防护物资生产产业,完善口罩生产全链条,五年内建成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基地。
攻平台,围绕章丘区产业特点,布局了齐鲁科创大走廊和绣源河40里风貌带“一廊一带”主平台、“2+6”产业平台以及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平台体系,将通过强有力的改革,健全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链条,建设一流平台,提升平台承载力。
攻项目,今年,章丘确定了276个重点项目。对这些项目,章丘将落实四个一机制(一个重大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牵头部门),加强综合协调服务,直到项目建设完成或投产达效。
攻招商,“我们成立了4个专业招商组,实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重视本土企业和技改项目落地,‘儿子女婿一视同仁’,给予本土企业招商、技改项目大力支持,全面激发招商活力。”马保岭介绍。
攻队伍,出台了包括设立章丘企业家日、完善企业家参政议政制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等在内的关心关爱企业家十一条措施,发起90家企业成立章丘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支持企业家做大做强。
攻服务,在泉城、全办成;章丘最快、章丘最优。章丘将用好济南市下放的299项权限,进一步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加快流程再造,网上办理事项达到90%以上,审批服务速度再提速50%,消除隐性壁垒,打造审批制度改革的章丘速度、章丘样本。
 

谈到乡村振兴,马保岭认为,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农村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城市问题,用精明理念经营城市,用城市的发展反哺农村全面振兴。今年,章丘建成2.2万套安置房建设,让拆迁群众早日回迁。与出台的房票政策相结合,实现即拆即住、甚至未拆即住,取得良好的效果。下一步,章丘将聚焦推进合村并居、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共同富裕和基层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四大工程,坚决扛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大旗。
推动整合工程。紧抓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机遇,以村庄整合为牵引,采取增减挂、项目带动等方式,三年内整合中北部200多个村,保留55个传统村落,留住乡村记忆、传统文化之外,每个镇街以镇驻地为基础,形成2-4个集中社区,联动解决四化同步问题。
实施雁阵工程。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奋飞、雏雁培育,推进农村人才梯队建设,用好100名乡村振兴专员,确保每个村储备2名以上优秀后备人才。
共富工程。打好三变改革、三资清理、三务公开、三年遍审的组合拳,特别是用好村庄整合机遇,确保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重点培育1-2个镇街,争取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以上。
群星工程。坚持抓点、串线、带面,构建三大示范片(三涧溪、东方商人、水乡白云)、六大特色带(花样垛庄、诗画文祖、南部一横、赭山泉水人家、S321线瓜果飘香、高铁北站)、三大功能区(南部明山秀水、中部泉水特色、北部田园风光)联动格局,争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王健 报道)

责任编辑: 刘田     签审: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