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万亩银滩收盐忙——“莱州大粒盐”进入收获季

大众日报记者 从春龙

2020-06-04 17:16:4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莱州是我国生产原盐最早的地区之一,有“齐鲁渔盐之富”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早在虞夏时期,莱州地区就已经可以通过煮海水制盐,其后发展为淋卤煎盐;唐朝时,莱州地区开始掘井汲取地下卤水制盐。6月3日,山东诚源集团的盐田进入收获期,工人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收原盐,万亩银滩一片繁忙景象,据悉,当季原盐收获作业将持续一个月。

机械化作业 在盐场干活越来越轻松

 一望无垠的盐田渠道纵横有序,阳光洒落在盐池里,波光粼粼,远处的风车倒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6月3日早上4点半,在莱州市土山镇的山东诚源集团盐场,盐场工人已经开着活茬机在盐田中忙活大半个小时了。“活茬是原盐生产中的一道工序,就是把结晶池中的盐进行翻动,翻动后有利于盐晶面生长,增加卤水与盐晶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原盐产量。”

山东诚源集团第五盐场场长苑再坤说,对于盐场工人来说,以前活盐茬是一个辛苦活。盐工们穿着水鞋,拖着4米长、50余斤的耙子,在20cm左右水深的盐池中来回翻转着池底的盐层,需要起早贪黑,工作量非常大,盐工也累。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负荷,今年山东诚源集团投资200多万购买了45台活盐茬机,原来同一结晶池工人需要1个多小时的工作量,现在改用机器活茬仅需要8分钟左右就完成了,盐工劳动强度减轻了许多,工作量明显减少。

近年来,山东诚源集团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逐渐改变了传统海盐生产受天气制约的不足,极大地降低了盐场工人的劳动负荷,提高了生产效率。

春盐收获期 1000多名盐工抢时收盐

现在,每天早上6点多,盐场工人都会操作着捞盐机陆续到达诚源集团各盐场。随后,工人们开始操作机械设备,在结晶池内收盐,路上运输车辆往返穿梭,一车车颗粒均匀、晶莹剔透的大粒盐被运到坨台上,堆成一座座小银山,几天后,这些优质盐将源源不绝地运往外地,盐工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

据了解,受疫情和天气影响,今年扒盐工作较往年晚了20天左右,为了抢收原盐,山东诚源集团1000多名盐工忙碌在盐场的各个角落。

每年气温最高、阳光最猛烈时,就是盐工们最忙碌的时候,进入盐池,工人们很快就会满身大汗。每一位盐工的皮肤都被烈日晒得黝黑发亮,他们的双手粗糙厚实、布满老茧,他们的笑容淳朴可爱。正是盐工们世代的执着与坚守,才有了颗粒均匀、质地坚硬、晶莹透亮的“莱州大粒盐”。

科技支撑 推动传统盐业向现代盐业转变

盐场工人在一线晒盐、收盐,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在忙碌着。在山东诚源集团公司的实验室里,实验员对盐场采取的卤水样本及时进行检测,查看各项指标,然后反馈给盐场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作再根据科学的数据及时调整操作工艺,不断提高原盐的质量和产量。

据介绍,多年来,山东诚源集团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组建成立了莱州市诚源盐化研发中心等机构,与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19年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第26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诚源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切入点、突破口,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打造产学研用新平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方位创新,驱动盐化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盐业向现代盐业进行转变。集团创新了“加新卤水,深灌盐池,长期结晶”、“低溴卤水、串联加卤、流动结晶、换卤洗涤”等制盐工艺,系统地研究了环莱州湾卤水资源的特征,对卤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卤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集成创新性,对传统的卤水利用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徐嘉艺 姜建彬 报道 )

责任编辑: 刘蓬基     签审: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