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贝—藻—参”“鱼—贝—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这项成果新增销售额154亿元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0-07-05 11:23: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7月2日举行的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蒋增杰研究员团队领衔完成的“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创建与应用”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近海生态养殖创新团队

浅海是海水养殖的主战场,其养殖产量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60%,在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浅海养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超容量养殖、养殖方式粗放和生产效率低下等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探索和实践“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现代海水养殖模式是浅海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

蒋增杰研究员团队针对制约浅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产业“痛点”,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支持下,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宏业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联合攻关与技术创新,构建了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理论体系,阐明了养殖生态系统中个体-群落-生态系统水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研发并应用了养殖容量动态评估和养殖系统健康评价技术,创建了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开发了“贝-藻-参”、“鱼-贝-藻”等浅海筏式、底播多种形式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并在山东、河北、浙江等多地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和推广,为保障浅海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引领了我国乃至世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该成果共发表论文64篇(SCI 收录26篇),参编专著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批了鲍、海参、海带3个有机产品认证和2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应用推广面积11万公顷,新增销售额154亿元,近3年新增利润27.02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国际专家现场考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研究员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组织了多次国际培训,培训国际学员130余人次,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经验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世界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据介绍,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是“桑基鱼塘”的现代新发展,是现代绿色海水养殖模式的典范:从生态系统水平上探讨不同营养层次生物开发利用,综合生态系统多种服务功能(如食物供给、生态服务等),寻求最佳养殖产出,为气候调节及文化服务做贡献。典型的成果案例是山东桑沟湾实施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是一种实现养殖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改善水质、提高蛋白质产量、扩大近海海域养殖容纳量的有效途径,还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多项不同方法的研究证实,桑沟湾规模化养殖30多年后,水质和沉积环境质量均为一类。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荣小军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签审: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