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青岛市政协委员杨红生:打造“中国芯”,建成世界一流水产种业中心

大众日报记者 丽平 刘笑笑 肖玲玲 白晓

2021-01-12 13:21:4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一直关注青岛的海洋渔业事业发展,此次上会,他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快建设青岛市水产种业体系。

杨红生介绍,目前,我国的水产种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青岛市也高度重视水产良种选育和现代水产种业发展,决心打造水产种苗科技研发中心,提出到2022年,水产苗种研发选育能力提升,“研发-中试-推广”育苗体系基本完成,将青岛打造成为全国水产种苗科技研发中心。

但我们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杨红生指出,首先,种质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受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天然水域水产种质资源锐减。截至2019年,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只有86家,而且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企业很少,种质资源缺乏科学保护,资金、技术力量和人才队伍相对分散,种业企业的实力普遍较弱,青岛水产原种场也是如此,如青岛最重要的经济物种——仿刺参,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因此,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其次,部分种业源头受制于人。杨红生说,部分种业原种严重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苗种需求量大幅增长,引进亲本价格也逐年提升,但进口质量不稳定,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完善的“育-繁-推”体系难于构建,种业生产和推广应用难于实现持续高效。

再次,良种选育研究与产业脱节。早期的良种培育主要由科研机构主导,新品种市场影响力有限。目前仍存在实施育种工作的企业少、育种工程技术创新不足、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没有真正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技术创新作用,良种选育研究与产业脱节。

最后,育种新技术亟待突破。重要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抗逆等经济性状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和育种材料构建等基础工作薄弱,适于水生生物后裔多、遗传多态性高等特点的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尚需发展,一些名贵养殖物种的苗种繁育技术亟待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杨红生提出了自己关于推进水产种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杨红生说,要建设原(良)种种质资源库,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种业领域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制定水产种业标准与规范,显著提升良种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建成现代水产种业中心,实现全市水产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要建设原(良)种种质资源库。杨红生说良种场是建立养殖品种多元化的基础,而原种场是保障水域生物资源种质安全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区域筹建国家级原良种场,并积极促进省级原良种场建设和改造升级,增加原良种场的数量。其次,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核心作用。杨红生说,通过“产、学、研”密切结合,引导大型种业企业积极参与良种选育工作,培养生产一线育种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是有效提高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的重要举措。再次,要发挥高校院所原创驱动作用。应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鼓励科研人员将新技术、新理论用于生产实践,参与制定良种选育相关技术标准,建立特色品种的高效增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信息优势,为苗种生产和养殖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实现技术、人才与产业的充分融合。此外,还要增强种质质量监测和保障能力。杨红生指出,筹建水产种业病害和环境调控、饲料营养、增养殖技术与装备、产品质量检测等功能实验室,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亲本管理、苗种繁育、性状测定、质量检测、病害防控、生产交易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平台和育种数据库,实现种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及产品物联网追溯。

杨红生认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一流水产种业中心。建设原(良)种种质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建立集种质创制科技化、生产示范标准化、技术保障信息化、科普教育智能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带动我国水产种业产业良性快速发展,实现种业交易全球化、商务电子化、学术交流国际化,打造水产种业“中国芯”,建成世界一流的水产种业中心。

(大众报业记者 王丽平 刘笑笑 肖玲玲 白晓 报道)

责任编辑: 宫梅     签审: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