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三天三个文!日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2021-01-14 21:37: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春节将至,学生放假、务工返乡和探亲访友人流逐渐增多,疫情传播风险日趋严峻,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针对这一情况,连日来,日照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连发两道紧急通知,另加《致广大市民朋友们的一封信》,强调做好返乡人员排查随访与健康管理、严格控制农村地区聚集性活动,积极防范返乡人员持续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进一步巩固日照市疫情防控成果。全市各区县及乡镇街道积极利用明白纸、微信群、大喇叭等宣传方式,引导群众科学防疫,鼓励群众在本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

据悉,现阶段,如从境外及国内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日照,需提前联系所在的社区(村),主动报备个人信息,并严格落实“2+1+7”措施,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1次血清抗体检测和7天健康监测。如从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日照,务必进行1次核酸检测。此外,春节前后日照市禁止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加强农村大集防疫管理,加强重点人员、区域环境监测。号召市民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尽量不摆席、少串门、少走动。

附:

关于切实做好返乡人员排查随访与健康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县指挥部、市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疫情防控形势,积极防范返乡人员持续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进一步巩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现就做好返乡人员排查随访与健康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心、压力感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高位流行,国内成都、大连、沈阳、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地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加之春节将至,新的跨境、跨省、跨市人员大规模流动即将开始,学生放假、务工返乡和探亲访友人流加速叠加,聚集性活动逐渐增多,疫情传播风险日趋严峻,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压力。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将返乡人员摸排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管理作为化解疫情风险、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重中之重,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项公共服务工作,坚决守护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全面做好返乡人员的排查随访与健康管理工作

(一)排查范围。即日起,各级、各部门立即组织对省外返回我市所有人员进行排查登记,重点为疫情重点地区返乡人员、高风险返乡人员。

(二)摸排登记。要充分发挥县、乡(街道)、村(居社区)三级网格作用,由村(居社区)干部、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等组成排查随访小组,以村(居、社区)为单位进行摸底登记,逐人建立台账,包括姓名、工作地点、工作种类或职业、何时何地返回、交通方式等信息,确保可追溯。

(三)加强疫情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我市人员,要严格落实“2+1+7”措施,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1次血清抗体检测和7天健康监测。对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疫情重点地区返回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由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实施(下同),每天早、晚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健康情况,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腹泻、嗅觉和味觉发生改变等症状),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并送医疗机构诊治排查。

(四)加强高风险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各县区指挥部要对省外返回高风险人员全部开展一次免费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须于摸排登记后24小时内完成,并参照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健康管理方式加强日常健康监测。高风险人员包括:1.省外从事边境口岸务工人员;2.省外从事进口冷链食品存储、装卸、运输、加工、经营、销售等从业人员;3.省外从事国际航班运输、装卸、保洁等从业人员;4.省外从事跨国运输人员。5.省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含陪护)、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和农村“村村响”等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宣传引导返乡人员返乡前3天由本人或亲属向所在地村(居、社区、单位)报备、实行错峰出行。返乡过程中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同时,要引导广大群众理解防控工作,服从配合各项防控要求,返乡后及时到所在地进行信息登记,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二)严格责任落实。要强化属地党委政府、村(居社区)和个人责任,确保摸排工作细致到位。对因工作懈怠、被动应付、推诿扯皮、措施不力等原因发生摸排人员遗漏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对返乡人员未按规定主动报告登记备案有关信息、拒不接受核酸检测、扰乱疫情防控工作秩序等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三)加强工作督导。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大对返乡人员排查检测情况的督导检查,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分析原因、落实措施,及时堵住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漏洞,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四)做好信息上报。各区县要从1月8日开始,于每天18时前向市指挥部报送《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排查检测情况表》。

报送邮箱:

rzswjwjkk@rz.shandong.cn

日照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月8日

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地区聚集性活动的紧急通知

各区县指挥部、市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2021年春节即至,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防农村发生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现就进一步严格控制农村地区聚集性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乡镇、村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和健康监测等工作。

村内村民活动中心、企业、民宿、餐馆、超市以及养老院、幼儿园、学校、农贸市场和宗教等公共场所,坚持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严禁人员扎堆聚集。

春节前后禁止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严格控制并报区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引导村民尽量不摆席、少串门、少走动。

加强农村大集防疫管理,加强重点人员、区域环境监测。

组织治安联防员等定时巡查,严格控制群众聚集性活动。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对不服从管理、扰乱疫情防控工作秩序等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日照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月9日

致广大市民朋友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秩序在短时间内基本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回暖向好。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境外疫情持续恶化,国内多地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特别是临近新春佳节,新的跨境、跨省、跨市人员大规模流动即将开始,学生放假、务工返乡和探亲访友人流加速叠加,聚集性活动逐渐增多,疫情传播风险日趋严峻,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我们期待您从“我”做起,带动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每一个人,牢固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积极做到:

一、主动报备信息。如您或您的家人从境外及国内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日照,请提前联系所在的社区(村),主动报备个人信息。并严格落实“2+1+7”措施,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1次血清抗体检测和7天健康监测。如您或您的家人从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日照,务必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您了解情况,请如实告知并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工作。

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注意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心态,保证充足睡眠,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三、加强自我防护。前往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及电梯,请提高防范意识,全程佩戴口罩。倡导无接触收快递,对收到的邮件、包裹先进行表面消毒处理。

四、减少人员聚集。网上拜年、见屏如面也是一种时尚。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时请控制在10人以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儿童及有流感症状人群尽量不参加。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尽量不摆席、少串门、少走动。

五、减少非必要出行。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日照,避免前往境外或国内疫情重点地区。如确需远行,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要求,主动做好行程记录,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六、安全食用冷冻冰鲜食品。请到正规市场选购,购买进口冷冻食品时请主动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检测消毒证明是否齐全,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加工时请戴手套,生熟分开,避免生食。

七、主动做好健康监测。您或您的家人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出示健康码、告知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八、保护隐私拒传谣言。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随意散播他人隐私,不信谣、不传谣,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相关信息。

日照,让日照更温暖!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大家是我们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底气!人人都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员、监督员,战“疫”有你有我。为了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为了你我他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加油!

日照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月10日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范海波 报道)

责任编辑: 霍丽娜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