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三:“十四五”的烟台之路这样走

大众日报记者 杨秀萍

2021-02-21 11:43:4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时间已然开启。正在召开的烟台“两会”将这座城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呈现在人们面前。

“十四五”时期,烟台市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匹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率先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烟台市将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宽容失败,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加大公共研发平台投入,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实验室,做大做强省实验室,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城市创新资源融合发展。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公共政策要向更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转化成果倾斜,持续开展高层次技术交易活动,帮助企业对接高校和大院大所资源。“十四五”期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8%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要坚持人才先导战略,持续增加城市人才总量。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引导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聚焦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汽车汽配、食品加工、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和有色及贵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带动延链补链强链,每个产业都要形成特色优势。集约化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到2025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要达到40%以上,以新动能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要像重视制造业一样重视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要闯出新路,疏老港建新港,启动蓬莱东港区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力争突破5亿吨。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大力支持中集来福士、巨涛重工等骨干企业拓展产业领域。抢抓海上风电发展机遇,加强风电装备制造业整合,全力建设北方风电母港,支持“梦想号”等重要海工装备建设,抓好海工装备陆海联调试验场等重大平台建设,全面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规模化启动海水淡化工程,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大局中找准方向,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立足融入国内大循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充分激发消费潜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抢占先机,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成为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未来五年累计使用外资要突破120亿美元以上,外贸进出口要突破4000亿元,构建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全面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城市建设要全面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层次,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塑造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风貌和时尚、开放、精致的城市特色。中心城区要进一步增强首位度和辐射功能,推动中心城区从“沿海发展时代”跨入“海河联动发展时代”,开辟城市建设新格局。加快城市老旧房屋拆迁更新,加快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县域发展要全面提速,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县域经济要全面振兴,这是烟台发展的优势所在,要下大气力统筹规划县域经济布局,支持县域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好局面,走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乡村振兴要全面突破,“五个振兴”协同发力,提升农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收入多元化水平。粮食生产要坚决稳住,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要加快补齐,乡村治理要不断完善,农业企业要大力发展,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推动乡村面貌有大的改善。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要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集约节约用水、用地、用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建设全国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十四五”时期,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提前实现碳达峰。要久久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绿色生态空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烟台样板”。

全面改善群众生活品质。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要发展高质量教育,学前教育要大幅提高公办比例和质量,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要扩容提质,支持驻烟高校创新发展、提速发展。要推进健康烟台建设,覆盖全民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各类养老设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康养产业。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社会保障标准持续提升。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全面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烟台市将以更大的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把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坚决不要带血的GDP。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秀萍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签审: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