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余载“造绿路”

大众日报记者 刘磊

2020-10-23 11:27:2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扎根荒山,垢皋林场三代人接力造林——

五十余载“造绿路”

杨实刚父女俩眺望远方,“绿色梦”还在继续。

又是一个雨季,垢皋林场护林员们又忙了起来。瓢泼大雨中,杨实刚带领一队护林员,背着树苗,向山上进发。脚下是父辈们铺就的羊肠小道,心中是守护绿色的大梦想,护林员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无比。

6000多亩荒山成林海

20世纪60年代,淄博市临淄区西部的荒山上,第一代垢皋林场的护林员种下了一批幼小的侧柏树苗。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6383亩侧柏犹如一片林海为临淄西部的化工区绘就出一片绿意和生机。

沧海桑田。改变这一切的,是垢皋林场三代护林人的坚守。

今年杨实刚已经58岁,他的父亲杨光泉是垢皋林场第一批护林员。1979年,杨实刚接了父亲的“班”,在他眼里,护林员工作“既能让一方百姓受益,还能造福子孙后代”。

在杨实刚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垢皋林场,仿佛置身于林的海洋,枝繁叶茂、耸入云天;鸟鸣山愈静,蝉叫林更幽。

“我每天都得上山巡查,41年来,这里的每块石头我都熟悉,对这里的条条小道、片片树林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杨实刚抱着父亲种下的第一棵树,深有感慨。

儿时,还在博山老家念书的杨实刚,经常趁着周末自己坐车到金岭镇,再步行一个小时,到父亲工作的林场。那时的林场,没水没电,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仅有一些稀疏的杂草。“交通不便、环境艰苦”是他对父亲工作环境的印象。

为了种树,父亲杨光泉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用坏了多少把铁锹。那个年代,卖一只鸡的钱也买不了一把铁锹。“养鸡是为了生活,而父亲却把鸡卖了换铁锹,为这,母亲还跟父亲怄过气。”杨实刚回忆。

“父亲那一代人上山开荒的时候,有很多困难是我们后来人想象不到的。那时候山上都是沙石地,根本没法种树。这里的每一个树坑都是父亲他们那代人用镐和铁锹一下一下挖出来的,遇到难挖的地方,一个树坑就要挖一天;种树的土也是他们从山下用扁担、箩筐一担一担挑上山的,扁担用断了多少根、箩筐用坏了多少个,可能他们也记不清了。”杨实刚说。

严酷的自然条件,挡不住人们的建设热情。再难,树,都得一棵棵种出来。

“没有交通工具,山上的路也是父辈们一步一步走出的狭窄小道,父亲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上一壶开水,带上点干粮,在天还麻麻亮时便背着树苗摸索着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杨实刚说,为了防止周边村民的牛羊把小树苗啃了,父亲每天都要巡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转,一天下来,至少要走三十多公里山路。

山上本无路,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林场一带交通条件极其不便,最初巡山护林只能靠两条腿。荒山上荆棘灌木丛生,陡峭的地方行走都不容易,何况背着树苗,护林员随时面临从坡上滑下去的风险。起先,他们用镐刨出台阶,后来被大雨冲毁,他们便从山上收集各种石头和废砖头,垒出一条条羊肠小道。

不畏艰难,垦荒植树。在杨实刚看来,父辈们用青春和热血在这片荒山秃岭上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瓢泼大雨里抢种树苗

20世纪70年代末,杨实刚从老家去林场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索性在林场与父亲住上几天,一来二去,他开始协助父亲挖树坑、运土、植树,18岁那年,杨实刚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开始守护父辈们栽种下的林子,成为了第二代植树人。

“一镐下去,火星四溅。”虽对林场的艰苦环境早有心理准备,可真正自己独自上山种树的杨实刚还是被震惊了。林场地貌碎石居多,不适宜栽种椿树、榆树,却适合栽植刺槐、侧柏等树种,尤其是在雨中栽植侧柏成活率更高。于是,一有雨雪天气,杨实刚和大伙儿就自觉往山上赶,顶风冒雨植树造林。

杨实刚说,为了种好山里的树直接住在山上,一住就是三两个月,最苦的是没电,为了省下钱来买树苗,连蜡烛也舍不得买。烧干树枝生火做饭,烟熏火燎在山上生活了好几年。为了护林,他放弃了外出打工能换来的更好生活;为了护林,他在山上自己学会了生火做饭,和面、蒸馒头、熬菜样样拿手;为了护林,他把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抛在山下,却把一棵棵树苗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两代林场人靠着惊人的毅力将一棵棵树苗扛上山。由于干旱,栽下去的树苗成活率不高。第二年,他们又在原坑上重新补栽。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种了栽,栽了种,不断扩大栽树面积。

20世纪80年代初,护林员们的双腿才被解放出来,开始骑着自行车上山巡护,后来,林场修了路,摩托车、电动车、消防车、护林敞篷车也上了山……“最开始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朋友都说我是山里人,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林场的条件也在逐渐变好,现在到外面打工的人都羡慕我的工作。”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杨实刚们”感触颇深。

为了守好这片山林,杨实刚干脆把家安在了林场。40多个寒来暑往,一年365个日日夜夜,他从未间断过护林工作。林场土质贫瘠且薄,没办法浇水,只能趁着每年的雨季多种些树。瓢泼大雨中抢种树苗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冬季防火、雨季造林、森林巡护,单调乏味的工作,杨实刚却甘之如饴。

每年的春节和清明,是林场防火的关键期。在林火高发期,杨实刚常常是一个馒头、几块咸菜就进山了。而在寒冬时节巡山时,头发结冰是常有的事。伴着凛冽的寒风嚼着馒头,踏着湿滑的积雪去巡山也成为护林员们的“家常便饭”。为了看守好林区树木,几十年来,杨实刚都没顾得上回博山老家给父亲扫墓。“再苦、再累都不能松劲,父亲在看着我呢!”

“这些年来,树已成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舍不得、放不下这片林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林地维护好、看管好,一直干到我干不动的那天……”巡山的时候,望着一排排笔直的侧柏,杨实刚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说,要对得起父辈们的付出和当地的老百姓。

林场来了第三代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也是垢皋林场人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父辈们种下的第一批侧柏,现在已经有30公分粗了……”每次巡山,望着延绵的群山和碧绿的林海,杨实刚的心里都满是感慨和自豪。他把两代林场人栽下的树、修出的路当作自己的“娃儿”,看到树被烧了、砍了,都会心疼好一阵子。

如今,“杨实刚们”陆续面临退休,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孙辈们投身到护林播绿第一线。四年前,杨实刚的女儿杨丽辞掉自己原来的工作也来到林场,接过祖辈、父辈的责任,为林场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

“刚开始不想干,因为感觉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太枯燥。”起初,杨丽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但随着一次次巡山、一次次浇灌,看着面前满眼绿意、清凉舒适的林场,杨丽渐渐明白了爷爷和父亲的责任与坚守。

“爷爷和父亲在这片山上付出的心血太多了,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这里栽的树,不能前功尽弃。”为了不让长辈失望,不让两代人的心血荒废,更为了守护这一片绿意继续造福后代,杨丽也开始踏着前人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父亲巡山、护树。

“防火工作是林场的命脉。现在林场的条件好了、环境美了,人们都喜欢利用周末假期来山里游玩,增加了护林防火工作的压力。”为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杨丽和同事们不仅要走村串户进行宣传,还需在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和宣传牌。特别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杨丽主动放弃休假带领防火队员,坚守岗位,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爷爷、父亲在林场干了一辈子,如今,我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将继续扎根林业、服务林业、献身林业。”杨丽说,“现在整个山体都绿起来了,小树苗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当年种的树现在都长成片了。”

不畏艰难,愈挫愈勇。一代代林场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的理想和信念。

1993年,垢皋林场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公益林地。同年,临淄区汞山森林公园被山东省林业厅批准成立,且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50多年绿色接力棒代代传承,半个多世纪“困难地”里执着坚守。如今,垢皋林场管辖林地6383亩,所辖汞山、中山、大山、王佐山、莲花山等片区,24个山头,森林覆盖率达到92%。

“爸,你看这片林子是你们那代人打下的江山,那片,是我们打下的江山……”采访最后,杨丽笑着向记者描绘着多年后,自己带年迈的父亲再看林场时的愿景。

岁月无声,大山有情。

关于绿色的梦想,正在一代代垢皋林场人的追求中变成现实……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磊 通讯员 吕鑫鑫 张伟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