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演员的“否定之否定”

大众日报记者 周学泽

2020-11-16 09:41: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哲学上,“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假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别人否定,而他不断对这类“否定”进行“再否定”,那是不是也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日前,读了演员张译的成长小传,发现他的成长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否定之否定”。

  张译最近很火,凭借在《金刚川》中的出彩表演,在某社交平台上,有关张译演技的评论数达到90万条之多。《金刚川》剧组发布的两组海报,也显示了张译的分量:海报照片从前到后排列,张译排最前面;角色横向排,张译排在正当中。

  张译饰演《金刚川》中的角色张飞,动情而卖力,他说“我是流着泪把剧本看完的”;剧中,他两手攥着高射炮的转轮,连续向敌机射击,差一点晕过去。

  应该说,张译早就是实力派演员,5年前,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他斩获“最佳男配角”;但一段时间,相对于人气明星,张译名气还不算大。今年则不断“露脸”,影院复工以来,张译连续在《我和我的家乡》《八佰》《金刚川》《一秒钟》中出演主要角色,四个月内四部电影上映和将映,呈现大爆发节奏,再加上之前《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票房大片,张译明显进入事业巅峰状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演艺事业成功的张译,曾有一段痛苦的成长史。

  1978年出生于哈尔滨的张译,说起来和山东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外公是山东人,曾两次回山东老家寻祖和祭祖。高考前夕,张译外号叫“罗译”——他热爱播音,一心想成为央视罗京那样的播音员,但这个梦想因连续两年高考失利而梦碎。他领过“城镇待业青年证”,后被父亲领到哈尔滨话剧团,“结果没承想,老师就只看了张译一眼便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长得还像只‘酸脸猴子’,一看就不是做演员的料。”这是他第一次遭受全面否定。

  1997年初春,19岁的张译成了“北漂”,在各大表演院校的招生考场上,先后受挫。感觉最难受的时候,“看着天桥底下车来车往,觉得自己就两条路:要么跳下去,要么再挺挺。”张译说。后来,北京军区的话剧团招生,他报名考试通过,但进团后并不平顺。

  张译很努力,却一直被话剧团老师们定义为“全团唯一不会演戏的人”。“课堂上,他演小品被批,写剧本被毙,说双簧碰到观众冷场,演话剧遇到道具失灵,就连日常交个作业,都能碰到因为吃撑了弯不下去腰,而被老师赶出教室的情况。”在文工团十年时间,论倒霉,谁也比不过张译。老师说他“演戏就是个死”。张译跑了五六年剧组,见了导演就递名片,但一个角色也没得到。

  外在的“否定”不断,但张译一直坚韧地成长。2004年前后,康洪雷将话剧《爱尔纳·突击》改编成电视剧拍摄。张译从朋友那里得知《士兵突击》剧组正在选角,他给导演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自荐信,详细列举了自己适合饰演许三多的16点理由。后来,许三多的角色没得到,却获得“班长史今”的角色。同年12月,《士兵突击》开播,张译总算熬出头了。这一年,他28岁。

  《士兵突击》成为张译演艺事业的转折点,随后角色接踵而来:《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一瘸一拐的孟烦了、《生死线》里天真赤诚的何莫修、《鸡毛飞上天》里机灵能干的陈江河、《绣春刀》中悲壮惨死的“千户”陆文昭、《亲爱的》中寻子半生的富商韩德忠、《红海行动》中有勇有谋的队长杨锐、《追凶者也》里永远缺根筋的“五星杀手”董小凤、《八佰》里的“老算盘”、《攀登者》中的曲松林、《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科研人员高远。张译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来搬到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面临自卑的压力与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压力,个人会发展出各种补偿机制来战胜自卑感。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人类的自卑感是来自于生物本能。比如,人会生老病死,每个人对死亡都有恐惧,而正是这种对生老病死的恐惧,让我们面对大自然产生了天然的自卑感。因此,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那张译自然也不例外。

  在张译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很多,打击过他的人也不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否定他的还是“老师们”——“老师”一旦加了“们”,就意味着不是一个老师在否定他。老师是有权威性的,也都是内行,这么多老师否定同一个人,作为当事人,心底不会不起一点波澜。

  不知道张译读没读过阿德勒,但不管用什么方式,值得庆幸的是,张译战胜了自己的自卑,尤其战胜了老师的“否定”带来的“自卑”,这是一种成长胜利。

  人的天性有差异,按照因材施教的说法,就自信和自卑与否,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信心爆满的,一种是天生胆怯的。心理教育学认为,对这两种人,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对自信心爆满的,就得经常敲打他一下,让他不要太骄傲;对于胆怯自卑的孩子,则需要多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

  张译以自己的努力,对老师们的“否定”进行了“再否定”,我们可以猜想,他或许正好是一个天性胆大而且有韧劲的人,靠自己的调节就可以走出心里的沼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都是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站到我们面前的。那些已经被言语“拍死”的,因为默默无闻,我们更多的是无感和无视——事实上,提早凋谢的“他们”,某种程度上,更需要追问和思考。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