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名医馆•视频|没有孩子家不像家?求好孕,先摆正生育观

2019-11-12 16:00:06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什么别人40多岁能生,我就不行?”坐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的诊室,医生一句“可以考虑放弃”的建议,仿佛按下了张燕(化名)情绪的开关,泪水混杂着不甘又委屈的情绪奔涌而出。

张燕再生育的念头一直被强烈的情绪所推动和裹挟。在周围人眼中,46岁的她有个典型的幸福之家,自己和丈夫都算事业有成,上高中的女儿平时住校,不太需要操心。但正是女儿的离家,让她“特别想要一个孩子”。

“没有了孩子,家都不像家了,太冷清,没有活力。”张燕感叹,女儿住校后,家里只剩自己和丈夫,丈夫出差时她只能一人独守空房。只有女儿周末回家,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时,张燕才能嗅到久违的家庭的温暖。

去年起,两个年纪相仿的朋友陆续追生了“老二”,仿佛点燃了张燕再次当妈妈的斗志:“既然她们能生,我也能。”张燕采取了试管婴儿助孕,一度让她志在必得。然而在当地医院5次取卵均告失败后,情绪步步走低。期待、焦虑、悲痛、不甘、自我否定,周而复始,直到崩溃的边缘。到省城的专科生殖医院,成为她最后一根稻草。

“看起来是情绪没调整好,其实根源在观念。”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副院长盛燕有30多年辅助生殖经验,遇到问诊者诊间情绪失控的情况不计其数。在她看来,这些看似无法摆脱的困扰,许多是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钻进了“牛角尖”。

首先是技术观。“技术的进步给了部分人‘技术万能’的错觉,觉得只要想生,总能通过某种手段实现愿望。”盛燕坦言。对技术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再先进的助孕手段也无法解决所有的生育问题,高龄就是其中之一。盛燕表示,无论是自然怀孕还是助孕,怀孕的成功率都是随着年龄增长显著下降。女性一旦超过45岁,不仅自然怀孕极其困难,即便是助孕,成功的案例也属罕见,临床上一般不到5%。极少数“好孕”的也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其胚胎异常率、流产率远高于年轻女性,出现出生缺陷比例也相对较高。因此45岁以上女性如果想要接受助孕,必须经过全面评估,超过50岁的,就要接受无法助孕的现实。

再就是生育观。生育,原本是传递爱与生命的本能。不过盛燕发现,许多就诊者的生育目的却是大相径庭。有的是为了排遣孤独寂寞,希望通过生育改变生活;有的执着于多子女,认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不够圆满;有的是羡慕或是跟风,觉得周围人都生了,自己不生一个,好像少了点什么;有的承受了家庭的压力,丈夫或是老人希望再添子嗣。

不论目的如何,一旦将生育与自己甚至家庭的幸福划上等号,当事人就很容易心态失衡。比如寄希望于生育改变生活、工作状态,改善夫妻关系等,往往是缘木求鱼。相反,拥有积极健康的生育观,看似不幸的家庭也暖意融融。盛燕就接诊过这样一个家庭。丈夫每次都会陪同不孕症的妻子一起就诊,公婆体谅儿媳:“没有孩子没关系,只要你们小两口幸福就好”。尽管长期未能如愿助孕成功,但这个家庭的关系一直亲密和睦。

“生育并不是个人或是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作为生育的专家,盛燕常常跳出生育来看生育。她说,在国内,不孕家庭占比约在10%,其中又有约20%即便是助孕也无能为力,不得不面对没有亲生子女的人生下半场。数字是冰冷的,但生活要有温度。“孩子只是家庭的一个小部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幸福。没有子女的享受自由洒脱的幸福,有子女的享受承欢膝下的幸福。”面对未能如愿的就诊者,盛燕常常这样宽慰她们。成年人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情绪、利益纠葛,都是生育不能承受之重,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和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年人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盛燕,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副院长兼临床主任。山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生与不孕防治创新发展联盟副主席,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潜心致力于妇科临床、科研与教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8年起从事生殖医学工作,在妇产科学、生殖医学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擅长诊治女性不孕不育,特别是在人工授精及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5部,获奖科研多项。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振 报道)

责任编辑: 张西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