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分子
□ 李海燕
济南的冬天一向安静,很少有这样狂风四起的时候。晚上出门上班,被风吹得踉跄,心中却不免期待,这样的风,想必明儿霾就该散了。
这阵子的舆论圈,也是狂风四起,可是思想的阴霾似乎并未吹散,反而搅得狼烟四起越发地看不清了。先是聂树斌案最高法给出了结果——冤案、补偿、追责。大家争相讨论之余一种声音颇有市场:“面对这个结果,任何赞美都是可耻的。”“领导不倒台,案子能翻过来?”这话说得太轻慢,赞美本身没什么可耻的,单看你赞的是什么——我不赞美这个结果,我赞美所有为追寻真相而付出的坚持和勇敢,没有这个,正义不仅会迟到,还可能会不到。而且,这种坚持和勇敢目前还急需,不但聂树斌案的后续处理需要,其他正在等待真相或正义的地方也需要,比如雷洋案。互联网时代“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是很容易转移的,一个舆论的浪头起时,仿佛山崩海啸,一转眼,浪死了还是水,归于沉寂之后,很少有人再关心浪带走了什么,什么沉于海底。多数人是自私的,义愤填膺地发发牢骚自然容易,就算知道要努力改变不合理的现实,但又都希望付出努力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因此,我们得向那些持续为真相和正义而战者致敬,不管他是媒体、机构还是个人。22年,一代人的光阴,亲人们没有放弃,媒体没有缺席,公检法内部也不断有人出来表示“不过是说了几句真话”。有同行整理了22年来40多家媒体刊发的271个版面,这薄薄的纸里包着希望之火,就为这,不管谁怎么说纸媒体如何如何了,我还是要送上我的赞美。也有人说,这个结果来得太难太迟了,可越难、越迟,越彰显坚持的高贵。而最高的赞美,是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另一件在舆论圈引起狂风巨浪的是罗尔诈捐事件,从人们慷慨解囊捐款迅速超过两百多万元,到事情急转直下发现给女儿治病自费的部分不过3万余元,这位父亲家中还有3套房,整个事件中还有机构营销的影子。愤怒的人们为自己的被滥用的善心讨说法,那位父亲还振振有词:“没人关心女儿的病,大家只想知道我是不是个骗子。”真是岂有此理,所有捐款的人都是真心关心孩子的病,就算知道了这位父亲滥用了大家的善心,大家还是克制地祝福孩子。反而是这位父亲,体内的人性如此稀薄,丝毫看不到担当、愧疚、自省之类的人性里美好的一面,只有投机、狡辩,仿佛是用造人的废弃物构成的。
这件事里,最受伤的是那些慷慨解囊的人,善心被滥用之外,还要承受吃瓜群众的嘲弄——下次再想发善心前得把眼睛睁大点儿。多数捐款的人虽然遣责罗尔的恶劣行径,但并没有因此就觉得再有人需要的时候就不打算伸出援手。这回,一位网友坚定得很,他说:善心就是善心,不必做随着舆论摇摆的墙头草。我想为之击节赞叹,确实,善心永远不应被嘲弄,不管是错付还是被滥用,那些卑劣者的污泥浊水再怎么汹涌,都于善心本身丝毫无损,它兀自在那里闪着金光。虽然善心被滥用,人难免不快,但真正的热爱生活并非因为生活完美,而是明知生活充满了种种不完美,仍然保持着温润的初心。善心也是这样,仿佛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因为有恶意的衬托,善心的美和价值才更易显现。
另外,身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罗尔诈捐事件,还有那些在传播途中就突然逆转的事件,也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职业行为,在这样一个传播经常跑得太快把真相丢了的“后真相”时代,我们该怎么做传播?完全放弃对热点焦点的关注,头埋进沙子里做驼鸟?跟着东鳞西爪的事件碎片东奔西跑,自我安慰获得了阶段性真相?被汹涌的某方面的“民意”裹挟找不到自己的立场?还是基于对世情人心的了解建立稳定的价值观,然后以专业主义的精神和职业素养,八方风动心不动地诉诸理性、客观和公正,追寻尽可能完整的真相?我想最后这种是我们要的,虽然不易,但再难也值得坚持。
风再狂也有停下的时候,没有翅膀而飞上天的掉了下来,根扎得不深、不坚定的倒伏了,有被风吹不见了的,也有被风吹出来的……舆论圈的每阵狂风之后,如果都改变一些什么,改善一些什么,风才不算白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