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过处

晓风过处

2018-12-21 大众日报 10版

□ 刘敬
  “想来,生命之宴也是如此吧!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上帝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的音乐如素锦。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张晓风简净而柔情、细腻又温婉的文字似一根“导火索”,顷刻间引爆了我品读的渴望。
  “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赞誉张晓风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此卷《张晓风散文精选:晓风过处》内容丰美,意趣深刻。正如诗人的感叹,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再回首,独在异乡求学的那些寂寞又充实的日子,如今早已是蛩音迢遥不可闻。读《愁乡石》,让我感受到了她一颗乡愁满溢而又博大深沉的心:“我独自走开去,把那七颗小石压在胸口上,直压到我疼痛得淌出眼泪来。在流浪的岁月里我们一无所有,而今,我却有了它们。我们的命运多少有些类似,我们都生活在岛上,都曾日夜凝望着一个方向……”读《林中杂想》,她教我振作,远离颓废,甚至不妨“在命运的赌局里作乾坤一掷”,即使赢不了,终亦不失壮阔的气势!而在《种种有情》中,她又不忘谆谆劝诫,“天地也无非是风雨中的一座驿亭,人生也无非是种种羁心绊意的事和情,能题诗在壁总是好的!”想想,时如手中沙,万物生还灭,唯一点善一份情一片爱能长留心间,润泽人世的荒芜……张晓风的散文,恰似满天星,以晶亮的光芒安抚着、慰藉着一个个青涩懵懂的少男少女那一颗颗躁动又迷惘的心……
  平实,恬淡,情真而意切,柔婉还刚劲,这便是张晓风的语言。正若某评论家所指出的,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确如是。同是港台名家,张晓风既不同于余光中、席慕蓉,亦与三毛、龙应台等迥然相异。张晓风的字里行间,穿越纸背的是典雅与豪气,一切都沐着阳光,融着祈愿,向着美好,一切都清新明朗,深挚隽永,难寻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没有片言只语的自怨自艾。
  “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张晓风总是这样以心的炽热铸就文字的永恒。岁月的河流猛浪若奔,汹涌恣肆间,不知淘洗尽几多作家,几许作品。然而,张晓风的经典著作却是嗜书若我者案头书架上永恒不变的风景。
  《张晓风散文精选:晓风过处》
  张晓风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