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丰
“对不起,我想利用这个空间报道一下我们的帅哥护士吴付运。”3月12日,19床患者在“护患俱乐部”微信群里说。
这个群是我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山大二院的队员们建立的医患交流群。19床患者说,同病房的21床是一位85岁老人,每次吴付运轮班对老人都照料得特别细心。那天午饭有虾,吴付运就仔仔细细地剥了皮喂给老人。老人觉得米饭太硬,他就找来早餐的稀饭热了,用自制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直至老人吃饱。
“不是儿孙,胜似儿孙。”19床患者说。他还专门把吴付运给老人喂饭的照片发到群里,给他点赞。
紧接着,有的患者也“憋不住”了,说:“我们病房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不识字,搞不清楚怎么吃药。张忠喜等护士就很耐心地一种一种地喂,我们同病房的病友都很感动。”
队员张忠喜说:“那是42床的奶奶,来了没几天,能够自理,但是手打哆嗦。对不能自己吃药的患者,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医嘱,一样样喂她们。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很正常。”
这些“报道者”看到病友接受的精心护理,被感动了。重症病区里,医护人员眼中的平常工作,在患者眼中则是价值千金。这样的感动也意味着信任,患者觉得自己也能得到精心治疗、贴心护理,更安心配合。
随着病区多数重症患者病情好转,医患交流更为密切,患者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报道”他们身边的白衣天使。
16床患者在病区小有名气,原因是她爱给队员拍小视频,发到群里。队员李兴国记得,给患者送山东捐赠的苹果时,16床拉着他们拍了好一会。
记者搜索其账号发现,从3月1日到15日,她已发了相关视频23个,配上音乐和文字说明,记下了多个感人瞬间:送苹果、妇女节送花和千纸鹤、医生查房、护士蹲着护理患者等。而3月1日之前则很少更新。
她拍摄的领队魏峰涛查房视频下,配了这样的文字:您来了,我们有救了。
3月15日,22床患者出院。他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遵守住院制度,尤慧芳等队员自制了一个“抗疫先锋证书”送给他,还写上根据出院宣教内容改成的顺口溜:“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多消毒、勤锻炼、不聚集、休息好、加营养。”
这位患者说:“这些天,你们精心、细致地呵护着我们。夜晚我们进入梦乡的时候,你们却在走廊上冰冷的铁板凳上屈膝而坐。每天,看着你们穿着密不透风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穿梭,心里充满感动,却无法用言语表达。”